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解三亚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笔者于2019年春(4月份)、秋(9月份)两季对三亚湾12个站位的浮游植物及水质进行了网采取样调查。春季采样记录浮游植物共6门82种,秋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85种,其中硅藻门和甲藻门种类组成占优势,春、秋季硅藻门分别占55种和67种(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67.07%和78.82%)。三亚湾春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共4种,分别为角毛藻属(Chaetoceros sp.)、印度角毛藻(Chaetoceros indicus)、三角新角藻(Neoceratium tripos)和薄壁几内亚藻(Guinardia flaccida),其中,角毛藻属(Chaetoceros sp.)为第一优势种。秋季调优势种共9种,分别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 tropicum)、霍氏半管藻(Hemiaulus hauckii)、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和异角毛藻(Chaetoceros diversus),其中,菱形海线藻为第一优势种。春季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分别为3.33、0.80、2.26;秋季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分别为4.05、0.79、3.09。RDA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总磷、氨氮和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秋季总氮、盐度和电导率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磷酸果糖激酶(PFK2)对微藻油脂积累的影响、克隆了莱茵衣藻磷酸果糖激酶同源基因CrPFK2、 构建CrPFK2 RNAi 干涉载体并转化莱茵衣藻。通过测定转基因藻在HSM 培养下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的结果发现、 CrPFK2 RNAi 转基因藻株在HSM 培养基中生长加快、油脂含量下降了17.03%耀21.48%、说明CrPFK2 基因表达的降 低与藻细胞油脂含量减少成正相关。CrPFK2 通过改变光合碳流的多少间接调控藻细胞油脂的合成。该结果为 CrPFK2 基因应用于微藻油脂的遗传改良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验发现,缺氮、缺硫的环境有利于莱茵衣藻油脂的积累,说明与氮、硫同化相关的基因也与油脂合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了氮、硫同化通路相关基因,选择氮同化相关的6个基因(NAR3、NAR1.1、NII1、NIA1、NIT2、AOX1)以及硫同化相关的6个基因(SULP1、SIR1、SLT1、ARS1、SULTR1、ATS1)进行q RT-PCR分析。对莱茵衣藻CC124以及CC425藻株分别进行缺氮、缺硫处理,Trizol法连续提取4 d的RNA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这12种基因均较对照上调表达,其中,莱茵衣藻氮、硫运载体基因上调表达非常显著。缺氮条件下NAR3、NAR1.1较正常最高上调表达200倍;缺硫条件下SLT1较对照有1 000~2 000倍的m RNA表达量,SULTR2也最高能增高450倍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微藻对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笔者进行了念珠藻(Nostoc sp.)、鱼腥藻(Anabaena sp.)、鞘丝藻(Lyngbya sp.)和小球藻(Chlorella sp.)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的适应性试验,检测了小球藻对不同处理阶段的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的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检测了废水培养小球藻至对数期后添加营养液后藻种密度、pH及导电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藻种中,小球藻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的适应性最强。废水中TN,TP,COD浓度越高,微藻对其去除效果越好。去除效果依次为废水原液>厌氧发酵废水>处理后废水。小球藻可以高效去除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的TN,TP,COD,对橡胶加工废水原液TN,TP,COD去除率分别为89.21%%, 70.00%, 49.33%。利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培养小球藻至对数期后添加营养液可以有效延长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