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温室分别用中国小麦叶锈菌4个小种360、376、377和60对从美国引进的13个抗锈品种进行了抗叶锈性测定,在河北省植保所田间进行了成株期对叶、条锈的抗性测定.1982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温室分别用美国的小麦叶绣菌培养物PRTUS1、3、4、5、6、7、8、9、10、11、13和19对13个品种中的9个进行了抗叶锈性测定.苗期测定结果指出,其中3个品种Kans 63324,STW 646407和II-11996-4R-SM-1R对所测的中国小种都表现抵抗,但对美国的培养物大多数抵抗,而在所测的9个品种中没有对所有美国培养物都抵抗的.在对比两国之间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和美国小麦叶锈菌培养物的毒性时进一步指出,有些品种犹如LA1415,STW597725和STW597947对美国的少数培养物抵抗,而对所有的中国小种感染.田间试验用小麦条锈菌小种19和21接种指出品种NB61975、NB66523和STW597944对条锈是免疫的,NB61977和II-119966-4R-SM-1R是高抗的.  相似文献   
2.
1991年10月28至30日,《植物保护》编委在杭州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包括会中邀请参加座谈)的有:读者、作者、编委、编辑部人员及特约通讯员。浙江省宁波、宁海、金华、丽水、萧山、安吉、桐乡等基层县市的植保工作者以及浙江省农科院、农业厅、浙江农大、中国水稻所等不同岗位的作者、读者共50多人。中国农科院主管科技期刊的院办综合处司洪文处长参加会议,并讲了话。会议对该刊的办刊方针、编排质量与社会效益以及如何更上一层楼,把刊物进一步办好,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十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植病学家雷格林教授(W·Q·Loegering)1981年来我国讲授“不通过杂交根据表现型来推导基因型”的方法。第二部分介绍我科研组在1983年利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冬小麦室所提供的94份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并以此为实例,说明具体运用方法。这是一个快速的推导基因型的方法,可以同时知道寄主和病原物的基因型,从而就可以知道用哪些品种作杂交组合,利用哪些小种进行测定来选育所需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1981年11月7日至1982年11月13日我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简称KSU)植物病理系进行了一年小麦叶锈病的科研工作。在此期间还对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特别是植物病理系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解,现将这方面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河北省的小麦品种与叶锈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供试的叶锈菌是来自河北省的177个标样,供试的28个小麦品种包括河北省的主要生产品种、区试品种(系)抗源和新鉴别寄主。用毒力频率法分析品种与叶锈菌群体的关系,有6个品种即鉴61、保麦2号、翼植88-5163、石86-2848、唐86-4043和百农3217表现较抗病。根据这6个品种对叶锈菌群体的反应、列出33种不同的毒性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若干品种对叶锈菌群体同时表现抵抗或感染计算抗性组合,为品种合理布局选择最佳组合,在小种鉴定方面,用新鉴别寄主对177个菌株的反应鉴定出频率在3.4%以上的小种8个,其中以V1,9-16和V1,9-12,14-16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3.6%和10.7%,也是近两年来北方冬麦区常出现的小种类型。在小种鉴定的基础上,根据28个品种与6个优势小种互作所出现的浸染型来推导品种和叶锈菌的基因型,共推导出7个抗性基因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研究小麦寄主和叶锈菌之间的相互关系时,用毒力频率的研究方法来代替分小种测定小麦抗叶锈性方法的优越性。我科研组采取毒力频率来研究河北省小麦品种和河北省叶锈菌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方法能直接反应品种与菌株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对生产者和抗病育种工作者提供的信息,要比小麦叶锈菌小种鉴定提供的以编号对小种命名的小种名单要有用得多。毒力频率研究法目前也被应用于小麦白粉病和稻瘟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十三年来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鉴定工作的系统总结。十三年来在温室和田间共测定了小麦材料6798份(次),鉴定出一批抗叶锈病的中间材料和抗源,为培育和推广抗锈良种提供了抗锈材料,并提出应压缩种植面积的感病品种,和不应采用的感病材料,对生产和抗病育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和方法上指出了测定品种抗锈性时应有群体观念,应研究品种与锈菌群体的关系。提出了生态类群概念和指出测定抗锈性时应注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锈菌的群体毒性可能不同。此外还提出不仅研究个体品种的抗锈性,还应研究几个品种的联合抗病性等,为提高抗病育种的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加压喷雾接种法分离小麦叶锈菌的夏孢子以获得单孢菌系,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把夏孢子放入含有万分之一的吐温80水溶液中,按每个孢子堆大小配成10-20毫升的悬浮液并用力振荡,使夏孢子在水中散开,然后将孢子悬浮液倒入医用手持喷雾器内,联接医用空气压缩机,将压力调至2-5个大气压(通过高压以确保夏孢子分散呈单孢子,经测定高压并不影响夏孢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是在温室内在小麦幼苗上用有效成分浓度为25ppm的粉锈宁和有效成分浓度为20ppm的叶锈特作了对小麦叶锈病的保护、治疗、铲除和传导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粉锈宁的理想保护期是在喷药后的7天之内,保护效果达62.0%,叶锈特的第7天的保护效果达100%,第9天的保护效果仍为97.0%,说明叶锈特的保护效果比粉锈宁好,并且保护期长。粉锈宁有内吸治疗作用,有效期是在叶锈菌侵入寄主后的4天之内,治疗效果达83.0%;叶锈特的治疗效果仅为24.0%,可见粉锈宁的治疗效果显著,比叶锈特好。粉锈宁在小麦体内能传导,主要是向叶片的顶端传导,向基部传导木明显;叶锈特的传导方向不明显。粉锈宁抑制孢子萌发作用表明,粉锈宁只能杀死小麦叶面孢子堆里的孢子。初步认为其作用是杀菌而不是抑菌。叶锈特也是这样。有效成份浓度为52ppm的粉锈宁和有效成份浓度为20ppm的叶锈特,对小麦幼苗没有药害。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进行思维,并通过言词来交流。对于意义非常明确的术语和一般被接受的术语的理解,在科学界是个重要的问题。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对任何学术的发展是重要的,所表达的概念和科学的信息,决定于我们所用的术语的意思。不能确切地理解术语的意思,我们的想法就不会清楚。以抗病和感病为例,使用这些术语的困难,在于人在入学前对上述概念就有了潜意识的理解。我们中的很多人按人为的观点认为一个抗病的植株(或具有抗性的植株)将可免受产量的损失或不受某种病原物的危害。Centurk是一种红硬粒冬小麦栽培种,Arthur71是一个红软粒冬小麦栽培种,对生产者来讲,可以认为二者对杆锈病是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