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投喂活饵鱼和配合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消化功能及肠道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摄食配合饲料后的消化、吸收生理变化,为提高鳜对配合饲料的利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5.92±1.41 g)和未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6.06±1.73 g)各300尾,分别使用配合饲料或活饵鱼喂养3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道结构、消化酶活性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配合饲料组鳜的终末平均体质量、总摄食量、尾摄食量、饵料系数、日增重量、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存活率及肥满度均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P< 0.01,下同),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P< 0.05,下同)。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鱼投喂鳜,对其肌肉成分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鳜肌肉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配合饲料组鳜的幽门盲囊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但肝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 0.05,下同);配合饲料组鳜的肝细胞排列松散,肝细胞间有脂肪堆积,胃、肠道肌层及胃黏膜下层厚度极显著小于活饵鱼组鳜,肠道单个褶皱绒毛层杯状细胞数极显著多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褶皱间距极显著大于活饵鱼组鳜。PepT1基因在鳜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前肠>中肠>后肠,且在前肠表现为配合饲料组鳜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在中肠和后肠则表现为差异不显著。【结论】鳜对配合饲料的摄食量和利用率均低于活饵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也因摄食配合饲料发生适应性变化。投喂配合饲料显著影响鳜的消化吸收功能和生长性能,因此,还需针对其摄食和代谢特性进一步改良配合饲料的营养组分或优化鳜的配合饲料驯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鱼类面对低氧胁迫具有不同的感受性与适应调节机理.为探究不同溶解氧含量下鳜呼吸代谢水平,分别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4、3、2、1 mg/L时测定鳜心脏、脑、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P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乳酸含量及各组织中相关基因(LDH-A、PDH-E1α)的表达量,并计算每个阶段鳜耗氧率.试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酸碱胁迫对鳜存活率、组织结构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将鳜的大规格幼鱼[(30.2±5.1) g]和小规格幼鱼[(5.3±0.7) g]放入不同酸碱梯度组(pH 4.0、5.5、7.0、8.5、10.0)中,进行72 h急性胁迫试验,比较其存活率,并以大规格幼鱼为试验材料,探究酸碱胁迫后鳜鳃、肝脏组织结构及解毒相关酶(细胞色素P450酶、黄素单加氧酶、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30.2±5.1) g幼鱼在各试验组中可存活72 h,(5.3±0.7) g幼鱼在pH 4.0、10.0组中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53.60±4.65) min和(49.30±5.34) min。72 h后,除pH 7.0组鳜鳃和肝脏组织形态正常外,其余试验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pH 4.0组中,鳜鳃毛细血管破裂、血细胞堆积;pH 5.5、8.5组中,鳜肝脏细胞肿大;pH 10.0组中,鳜鳃上皮细胞脱落、细胞质空泡化等现象较为明显。pH 7.0组鳜鳃和肝脏组织中解毒酶的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其他试验组鳜细胞色素P450酶、黄素单加氧酶活性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