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探讨高产品种特性,为夏大豆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于2007~ 2010年,对冀豆17等6个具有高产潜力夏大豆品种以及各级区域试验的57个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了高产夏大豆品种应具备如下生育特性:(1)植株高大(R=0.551 6*)、有效荚数多(R =0.739 7*)、荚粒数多(R=0.318 9);(2)开花量大(单株130朵以上),成荚率高(52%以上),后期落荚少(落荚率40%以下);(3)主根、侧根较长(分别达到20 cm、15 cm以上),基部节间短(基部6节总长25 cm以下),植株重心低(40 cm以下);(4)茎秆干重较高、干物质转移较多(平均4.29 g);(5)鼓粒后期(始粒30 d以后)籽粒重持续增加,不降低.同时提出夏大豆品种生育模式:播种~出苗5d,出苗~开花29 ~ 33 d,开花~始粒29~33 d,始粒~成熟32~36 d,全生育期95 ~106 d.这种生育期结构模式,既能满足当地两熟制大豆生态条件,也能满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充分发育,有利于夏播品种的高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不同夏播大豆品种的高产特性。[方法]于2007~2010年,对冀豆17等6个具有高产潜力夏大豆品种以及各级区域试验的57个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高产夏大豆品种应具备如下生育特性:(1)植株高大(R=0.551 6*)、有效荚数多(R=0.739 7*)、荚粒数多(R=0.318 9);(2)开花量大(单株130朵以上),成荚率高(52%以上),后期落荚少(落荚率40%以下);(3)主根、侧根较长(分别达到20、15 cm以上),基部节间短(基部6节总长25 cm以下),植株重心低(40 cm以下);(4)茎秆干重较高、干物质转移较多(平均4.29 g);(5)鼓粒后期(始粒30 d以后)籽粒重持续增加,不降低。同时提出夏大豆品种生育模式:从播种到出苗5 d,从出苗到开花29~33 d,从开花到始粒29~33 d,从始粒到成熟32~36 d,全生育期95~106 d。[结论]这种生育期结构模式,既能满足当地两熟制大豆生态条件,也能满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充分发育,有利于夏播品种的高产。  相似文献   
5.
永玉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南玉米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自2003年起分别通过宁夏、国家审定和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认定,审(认)定编号分别为:宁审玉2003005、  相似文献   
6.
7.
8.
以引进的260份国外小麦遗传资源和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10级鉴定法鉴定筛选小麦抗白粉病资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6份珍贵的抗白粉病小麦种质资源,其中7份(TCI962222、TCI971290、TCI962394、CIT94013、MWW90M123A、CMSW94WM00849和CIT93503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通过配置杂交组合、后代筛选鉴定,培育出冀资05F5-356、冀资05F5-360、06F6 158、06F6 159和06F6 160共5份抗白粉病小麦新资源材料。这些资源可以作为优良的抗病亲本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太行山前平原小麦一玉米两熟农田秸秆全量还田后的一系列问题,从配套的土壤耕作施肥技术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研究重点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结合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的氮磷钾养分配比的效果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后,两季作物全年适宜施肥量:N 420~480kd/hm^2、P2O5 135~150kd/hm^2。在秸秆还田加深松的地块应控制磷肥的施用量,钾肥在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