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2008年对渤海湾的调查,重点研究了渤海湾湾内和湾口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剖析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特征,结合渤海湾生态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渤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演变趋势、影响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湾内海河口附近沉积柱重金属含量有几次突变,20~22 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39年海河北系的洪水,10~12 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63年海河南系的洪水,1963年至今重金属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百分含量从大到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且重金属在海河口附近都表现出较高的可浸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富集因子由大到小为:Pb>Cd>Zn>Cr>V>Co>Cu>Ni,其中Pb、Cd和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说明其有污染,但渤海湾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重金属形态角度评价,V和Cr无污染,Zn、Co、Cu、Ni和Pb在湾内及湾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Pb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年8月对东海近海海域的调查,通过对沉积物分级萃取的实验方法,结合环境因子的分析,采用总量和分形态风险评价的手段,重点研究了沉积物中Cu和Zn的活性形态、影响因素和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在细粒度的南部外海泥质区富集,且Cu和Zn的含量与粒径明显负相关,和粘土、粉砂等细粒度含量强烈正相关,说明自然来源是控制Cu和Zn含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Cu和Zn活性形态高值区在长江口和杭州湾近岸,Cu的优势活性形态是碳酸盐结合态,Zn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相差不大,是其活性形态的主要部分。水化学环境对各形态Cu和Zn没有明显影响,自然沉积环境是影响Cu和Zn活性形态和总量的主要因素。富集因子研究表明,富集因子Zn>Cu,Cu和Zn的富集高值区在南部外海。Cu富集因子小于1,属于陆源,受外界污染影响不大;Zn富集因子接近于1,属于轻度污染。从形态角度评价,Zn和Cu平均都属轻度污染,但各站位污染程度相差较大,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污染较重,Zn在C5(P=369.14%)甚至出现重度污染。综合评价得出,Cu和Zn在外海总量高、活性形态低,说明具有较高的本底值;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容易受人为污染影响,存在相对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8—2012年中国近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合风险评价的手段,研究了各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最高,黄海次之,渤海和南海相对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粒径在不同海域呈现出不同相关性:在南海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含量与物源相关,人为影响相对较少;在东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说明其含量除受物源影响外,很大程度受到外界输入人为影响;在黄海和渤海基本无相关性,说明其含量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重金属污染程度(C_d)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_(RI))均呈现出相似的结果:东海南海黄海、渤海,说明东海是潜在生态风险最高的海域。且C_d和E_(RI)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说明近岸潜在生态风险较外海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8年对渤海湾的调查,重点研究了渤海湾湾内和湾口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剖析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特征,结合渤海湾生态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渤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演变趋势、影响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湾内海河口附近沉积柱重金属含量有几次突变,20~22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39年海河北系的洪水,10~12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63年海河南系的洪水,1963年至今重金属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百分含量从大到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且重金属在海河口附近都表现出较高的可浸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富集因子由大到小为:Pb〉Cd〉Zn〉Cr〉V〉Co〉Cu〉Ni,其中Pb、Cd和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说明其有污染,但渤海湾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重金属形态角度评价,V和Cr无污染,Zn、Co、Cu、Ni和Pb在湾内及湾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Pb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补充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V、Cr、Co、Ni分布研究的历史基础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对比和参考,对2011年9月长江口邻近海域28个站位沉积物中重金属V、Cr、Co、Ni的分布特征、赋存形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V、Cr、Co、Ni总含量在杭州湾北部(金山沿海)和舟山群岛附近(浙江省钱塘江入海口外)有两个明显的高值区。形态分析表明,各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中V和Cr的活性形态远小于残渣态。各金属元素活性形态的高值区出现在北部近岸和南部外海,其在北部海域有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而在南部海域变化不明显,说明这些金属活性形态受陆源和海源共同影响。各金属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呈现出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现为陆源属性;而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外海海域含量相对较高,表现为海源属性。V和Co的活性形态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易受酸碱度的影响;而Cr和Ni的活性形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易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富集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各金属元素基本没有富集。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可知,V、Cr为无污染,Ni为基本无污染,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