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就相关调研分析可知,农业技术培训能够加强农业建设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该文介绍了农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分析了培训效果,提出了对于优化培训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针对当代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联,对其缓解作用进行一定评估。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种植问题,本文提出了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包含水稻种植的前期准备、水稻出苗期管理、水稻分蘖期管理、水稻结实期管理以及水稻肥料的管理。对于水稻种植的病害防治以及水稻种植的虫害防治提出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以及种植田间管理,从而保障水稻的健康成长,有效保证水稻的生产质量与数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外源钾对铁胁迫下水稻元素吸收运输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铁毒型水稻品种协优9308和铁毒敏感型品种Ⅱ优838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250mg/L Fe2+胁迫下,不同浓度的K+对水稻的生长特性以及不同器官和亚细胞的元素吸收运输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mg/L Fe2+胁迫下,两品种水稻生长均受到严重抑制,Fe含量显著上升,K、Na、Ca、Mg、Zn的吸收与运输受到抑制。施加外源钾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铁毒,有效解除铁胁迫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水稻体内Fe含量,并促进营养元素K、Na、Ca、Zn的吸收,但对Mg元素的影响并不明显。在亚细胞分布中,Fe、K主要分布于细胞壁组分F1和以液泡为主的可溶性组分F5中。由此可知,高Fe2+胁迫抑制水稻生长,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向地上部的运输,施加适宜浓度的外源钾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铁毒。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200 mg/L Fe~(2+)(EDTA-Fe~(2+))胁迫下,不同钾水平对耐铁毒型水稻种子协优9308和铁毒敏感型水稻种子Ⅱ优838的幼芽长、幼根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SOD和总淀粉酶、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g/L Fe~(2+)胁迫下,加入外源钾可以促进幼芽和幼根的伸长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POD、SOD抗氧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Fe~(2+)胁迫下,II优838和协优9308外源钾的最适浓度分别在160 mg/L左右和240 mg/L左右.Fe~(2+)胁迫处理下,铁毒敏感型水稻种子Ⅱ优838和耐铁毒型水稻种子协优9308相比,铁胁迫对前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油菜籽流化床气体分布板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油菜籽流化床气体分布板的结构参数,根据欧拉(Euler)方法的双流体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软件Fluent,对气体分布板的开孔率和布孔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开孔率为15.84%圆形不均匀布孔的气体分布板是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最佳气体分布板,增强了热空气的流通性,减少了局部区域的热空气聚集,实现了气粒两相流动的正常流态化,达到了流化床内油菜籽颗粒均匀分布,无沟流和死区的目的。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发现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所优化的最佳气体分布板是合理可行的,为工程实践缩短油菜籽干燥时间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气体分布板。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11年甜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并采用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对测产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可使甜玉米获得高产和高效益,以处理N3P2K2产量最高,为853 kg/667 m2,比处理N0P0K0增产686 kg/667 m2,增收2 744元/667 m2,各施肥处理表现为株高、单穗重和果穗长度不同程度的增加,甜玉米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理论最佳施肥量分别为31.49、13.22、29.40 kg/667 m2。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铁(0,0.5,1 mmol/L)和锰(0,4,8 mmol/L)复合污染对美洲商陆发芽、胚根伸长抑制率及植株体内铁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铁锰处理均抑制种子发芽和胚根伸长,当铁浓度为0.5 mmol/L时,随着锰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减弱,当铁浓度为1 mmol/L时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受到明显抑制,添加锰不能起到缓解作用;铁浓度一定时,随着锰浓度的增加,植株根部铁含量明显下降,当锰浓度一定时,随着铁浓度的升高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的锰减少;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美洲商陆体内各部分铁锰含量与锰处理浓度偏相关程度较高,均达极显著水平,尤以根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其中锰处理浓度与植株内锰含量呈正相关,与铁含量呈负相关;美洲商陆在复合污染处理14 d后锰积累量高于7 d的积累量,且地上部锰积累量大于地下部,说明美洲商陆适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铁锰复合污染进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8.
油菜籽流化床恒速干燥传热传质特性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油菜籽干燥过程中,干燥工艺(热空气温度、速度和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主要影响着恒速干燥阶段的传热、传质系数,为此该文基于恒速干燥阶段,借助流化床干燥试验装置,试验分析了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主次顺序为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其中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为29.72%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约为含水率14.41%的1.9倍,2.25 m/s热空气流速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约为1.75 m/s的1.2倍,65℃热空气温度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分别约为45℃的1.2倍和1.4倍。为此,以对流传热、传质系数为性能指标,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建立了影响因子与性能指标的回归模型,通过验证发现对流传热、传质系数两个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83%和4.79%,表明该两个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强化传热传质提高油菜籽流化床干燥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生产工艺条件选择和干燥设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布风板结构影响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布风板结构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特性的影响,探讨了5种布风板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水分比和干燥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布风板的油菜籽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指数下降趋势;与其他4种布风板(12.27%开孔率正三角形布孔、14.10%开孔率正三角形布孔、15.84%开孔率正三角形布孔和15.84%开孔率正三角形不均匀布孔)相比,15.84%开孔率圆形不均匀布孔的布风板增强了热空气的流通性,减少了局部区域的热空气聚集,实现了气粒两相流动的正常流态化,从而使得干燥速率和平均干燥热效率较大,干燥时间较短,平均单位能耗较小,是油菜籽流化床干燥较理想的布风板;通过4种常见薄层干燥模型对不同布风板油菜籽流化床干燥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比较决定系数R~2、离差平方和χ~2和均方根误差RMSE 3个评价指标,发现Page模型是描述不同布风板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失水规律的较优模型R2在0.998 8~0.999 7。根据菲克第二定律,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结果表明:5种布风板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值介于1.013 3×10~(-9)~1.0943×10~(-9)m~2/s之间,平均值为1.053 8×10~(-9) m~2/s,最大相对误差为7.4%。研究结果可为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布风板的设计、新干燥设备的开发和现有设备性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