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组合对花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花生生长所需的适宜土壤紧实度,为花生高产耕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采用柱栽试验,设置上层(0~20cm)土壤容重分别为1.2g/cm~3和1.3g/cm~3 2个水平,下层(21~40cm)土壤容重分别为1.3、1.4、1.5g/cm~3 3个水平,研究了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组合对花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0cm土层土壤容重一致时,20~40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荚果产量降低;21~40cm土层土壤容重一致时,0~20cm土层土壤容重为1.3g/cm~3时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活性在花生生育中后期均高于土壤容重为1.2g/cm~3处理,MDA含量则低于土壤容重1.2g/cm~3处理。说明0~20cm土层土壤容重过低和20~40cm土层土壤容重过高均易引起花生早衰,降低荚果产量,适宜的的土壤容重组合可以延缓花生衰老,提高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花生高产高效的适宜追肥量。在大田条件下,以青花7号为材料,研究了花针期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追肥水平下花生叶片叶绿素SPAD值、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不追肥处理,在各期均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于T4达到最大值,但T4与T2、T3差异不显著。生物产量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现而显著增大。荚果产量、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均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显著增加,于T2达到最大值,之后再随着追肥量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说明追施氮硼钙肥能够显著提高花生叶片光合特性,但追肥量过大,叶片光合特性较高,地上部生长过于茂盛,反而影响花生荚果形成和生长,产量下降。适宜的追施量为公顷施纯氮60 kg/hm2、硼砂15 kg/hm2、氧化钙45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土壤容重影响花生生长的作用机制并为花生高产耕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材料,设置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1.3 g/cm32个水平,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3、1.4、1.5 g/cm33个水平,共组合为6个处理(T23、T24、T25、T33、T34、T35),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组合处理对花生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容重1.2 g/cm3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根茎叶干物质积累在苗期、荚果干物质积累在花针期均较1.3 g/cm3处理高,其他生育期则均较1.3 g/cm3处理低;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条件下,花生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根茎叶荚果干物质积累均随着21~40cm土层土壤容重的增大而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为1.2 g/cm3时有利于花生苗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但不利于花生中后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过高则在整个生育期间均不利于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适宜的土壤容重组合T23、T33既利于花生苗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又利于中后期光合特性提高和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建立节水省肥高效花生栽培技术体系,本文研究了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和次数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确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高产栽培适宜的追肥时期和次数,探究出适用于花生生产的高效水肥一体化管理方式。[方法]于2017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现代科技示范园,以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试材,进行了一垄双行膜下滴灌施肥田间试验。以不灌水不追肥为对照(CK),在花生生育期间施肥总量相同的前提下,设置7种追肥方式,分别为:花针期追施1次肥(N),结荚期追施1次肥(P),饱果期追施1次肥(F),花针期和结荚期分别追施1次肥(NP),花针期和饱果期分别追施1次肥(NF),结荚期和饱果期分别追施1次肥(PF),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分别追施1次肥(NPF),共8个处理。分别于花针期施肥前1天和施肥后12天、结荚期施肥前1天和施肥后12天、饱果期施肥前1天和施肥后12天、收获期取样,调查入土果针数和未入土果针数、单株荚果数。在收获期测定荚果产量、百果重、百仁重、荚果数、籽仁重、出仁率。[结果]就追肥时期而言,追肥效果为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就追肥次数而言,2~3次追肥效果优于1次追肥。花生生育期间只追肥1次的情况下,以花针期追肥增产幅度最高,结荚期追肥次之,饱果期追肥最低,分别较对照增产18%、15%和8%;花生生育期间追肥2次,则以花针期和结荚期追肥增产幅度最高,花针期和饱果期追肥次之,结荚期和饱果期追肥最低,分别较对照增产38%、24%和20%;花生生育期间追肥3次(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较对照增产27%。各处理比对照花生百果重分别增加5%、6%、7%、15%、11%、11%、15%;百仁重分别增加1%、3%、2%、5%、5%、6%和7%;荚果数分别提高23%、21%、17%、51%、30%、36%和49%;籽仁重分别提高14%、21%、18%、43%、23%、27%和30%;出仁率分别提高5%、2%、2%、5%、3%、3%和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追肥时期越早、前期追肥量越大越有利于促进花生果针的形成、入土和结果。综合考虑滴灌追肥成本及效益,花生生育期内追肥2次,即在花针期和结荚期追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表现最优,可作为花生水肥一体高效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花生断根培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在大田覆膜栽培条件下,设置了断根、培土、断根培土和不断根不培土4个处理,研究了断根培土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土、断根、断根培土均降低了花生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培土增加茎叶干物重,提高花生总果针数、入土果针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干物重。断根由于伤害作用使茎叶干物重、总果针数、入土果针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干物重短时间内均出现降低现象,但之后能够通过补偿甚至超补偿作用而显著提高。断根培土则集成断根与培土之优点,而显著提高花生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