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非点源污染的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非点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 ,讨论了控制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难点有 :①政府还不够重视 ,主要精力仍在点源污染上 ;②许多农民仍处在相对贫困的生活水平线 ,环保意识不够强 ;③许多县一级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名存实亡 ,农民不能从技术推广员那里得到环境友好型的使用技术 ;④没有合适的既能控制非点源污染又能有益于农民的较好技术 ;⑤控制非点源污染尚缺乏有效的法规和制度。控制非点源污染最终仍需要和农民合作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使农民在受益的条件下 ,把控制非点源污染的行动变成一种自觉或半自觉的行动。目前 ,成功控制非点源污…  相似文献   
2.
六叉河小流域农田土壤中磷下渗迁移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我国东部江淮丘陵地区典型小流域——六叉河流域为实验区,以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原位监测了作物整个生长期中,不同磷肥条件下,磷在旱地壤中流中水平空间差异、时间动态与土壤垂直差异上的动态迁移规律。结果发现:在雨量丰沛、地下水位接近地表且土壤水分饱和度高的六叉河流域,旱地壤中流流量丰富且流量变化与降雨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同步反应性。在0.5和1m深处,壤中流中总磷(T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566和0.269mg·L-1,远远超出相邻水体(巢湖)中磷浓度的控制要求。在水平空间、垂直剖面以及时间动态上,不同磷肥处理条件下壤中流中磷的迁移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与磷肥处理水平不相关。壤中流中TP和PO4-P浓度同降雨特征(降雨量/频率)密切相关,雨期浓度低,而干旱期则相对较高。监测证实,在六叉河流域,由于土壤表层(0~1m)中的磷含量较高,丰富的降雨-壤中流过程极易推动土壤磷传输。因此,除了地表径流传输控制外,如何有效抑制壤中流中的磷迁移对该区域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森林与园林绿地污泥的利用及其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该文论述了我国森林与园林绿地污泥的利用进展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并对今后我国开展污泥土地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相似文献   
4.
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指出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非点源污染的未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贵宝  尹澄清 《中国农资》2000,(5):11-13,21
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已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论述了我国污泥作为肥料利用的进展及其应注意的事项,并对今后我国以污泥作为肥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非点源污染物在多水塘系统中的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现场布点采样及室内分忻方法,以位于巢湖流域的一个子流域——鲍家塘流域为例,研究了传统灌溉系统——多水塘系统对农业流域非点源污染TN,NO3 -N和NH4 -N等的产生、运移过程的影响,以及流域不同地利用类型在非点源污染物产生、运移过程中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流域输出的氮素主要以NO3 -N,NH4 -N为主,在不同景观具有显著性差异;施肥水田是流域最主要的“源”景观,在降雨径流过程大量输出养分和悬浮物;水塘,荒地、没有施肥水出持留养分和悬浮物,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汇”景观;多水塘系统的沟渠是污染物的主要运移通道鲍家塘子流域中农田-渠道-水塘系统影响非点源污染物的产生、运移过程,同时多水塘系统截留降雨径流,减少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  相似文献   
7.
表流湿地冬季运行效果及植物腐烂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改善表流湿地在冬季低效率的方法以及水生湿地植物腐烂对水质产生的影响,通过改变水力负荷(HLR)和进水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力条件下表流湿地对CODMn、CODCrNH 4-N、TP的去除效果,并采集不同水生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的样品,浸泡测定浸出液中CODMn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3~10℃、水力负荷为0.092 m·d-1时,湿地对CODMn、CODCr、NH 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8%、30.2%、47.0%和25.1%.水力负荷降低到0.040 m·d-1时可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而水力负荷上升到0.21 m·d-1后,表流湿地对CODMn、NH 4-N、TP的去除率几乎为零,对CODCr的去除率为负,出水中难降解有机质比例增大.将进水间隔从每日 1次增加到2次后,湿地对CODMn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冬季水生植物腐烂释放实验表明,植物的叶比茎更容易腐烂并释放出还原性物质.在种植湿地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冬季释放速率较低的品种,如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  相似文献   
8.
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指出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非点源污染的未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