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13篇
综合类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磷对棉花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和温室研究了磷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生理效应及其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磷肥可增加皮棉产量、单株铃数、结铃率、百铃皮棉重及棉纤维长度。缺磷土壤施用磷肥,可促进棉花对氮、钾养分的吸收,棉株地上部分含磷量与氮、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磷可促进棉花的出叶速率,增加叶面积,提高叶片中ATP含量。缺磷棉花植株上下位叶存在明显的磷浓度梯度,可作为棉花缺磷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耐肥性与氮肥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羲  王岳定 《土壤学报》1964,12(4):373-379
根据羣众“因土种植,看苗施肥”的经验,在肥力高的土壤上,选用耐肥强的品种,而在肥力低的土壤上,则选用耐肥弱的品种,前者施肥量高,后者施肥量低。农民这种传统的栽培习惯对我国农业生产获得大面积较好的收成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和常规稻生育后期对NO_3~——N和NH_4~+-N的营养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肖娥  孙羲 《核农学报》1990,4(2):80-86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杂交稻和常规稻生育后期对不同N源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杂交稻对抽穗前追施的NO_3~--N的利用率比常规稻高7.8%,回收率高13.2%:追施NH_4~+-N时,杂交稻的N肥利用率比常规稻高6.1%,回收率高14.5%肥源之间比较,收获期NH_4~+-N的利用率和回收率都高于NO_3~--N。肥料N在穗中的分配率,杂交稻比常规稻大15.7—20.2%,但NO_3~--N与NH_4~--N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还表明,抽穗前追施NO_3~--N比追施NH_4~--N能更明显地促进水稻对Ca~(2+),Mg~(2+)的吸收,刺激浮根的生长,增加稻谷产量,而且杂交稻的这些效应大于常规稻。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对大麦根系生理代谢和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温室砂培,室内分析,研究了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麦根系活力,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尖吸收作用和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增加并较长时间保持根系有较高的活力;单施有机肥在培养初期能显著提高系活力,随培养时间增长,效果明显下降,有机肥显著增加了根系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和根尖的呼吸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麦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Vmax增加,Km减小。单施有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稻品种对钾的吸收及其对钾肥的反应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咸永  孙羲 《土壤学报》1995,32(1):77-83
测定了9个水稻品种在0.1mmol/LK2SO4+0.2mmol/LCaSO4溶液中吸收2小时和4小时的K^+浓度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溶液的PH变化与K^+浓度变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这为建立快速简便地筛选高吸钾速率水稻品种的方法提供了基础。幼苗耗竭试验表明,水稻利用土壤中的钾大部分来自非交换性钾源。各品种的吸钾总量与来自非交换性钾及1mol/LHNO3不能撮的钾和矿物钾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这可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料延缓日本黄瓜早衰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杨玉爱  叶正钱  陈峰  孙羲 《土壤学报》1992,29(4):447-450
日本黄瓜是浙江省出口蔬菜之一,由日本育种场供应黄瓜种子,于1980年开始在浙江肖山市种植,引种初期,每公顷产量可达75000公斤以上,但近年来,由于偏施化肥,黄瓜早衰严重,病虫害增多,产量和优质正品瓜的数量显著减少,据1989年的调查,在严量减产的地区,产量只有引种初期的1/3左右.为此作者于1989-1989年开展了探讨施用有机肥料对黄瓜早衰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氮反应的差异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杨肖娥  孙羲 《土壤学报》1992,29(1):73-79
在低氮(中度缺乏)和高N(丰足)条件下,地上部干物质生长量和稻谷产量在供试品种间的差异顺序为:汕优64>汕优6号>浙丽1号>秀水48,其中杂交稻与常规稻的差异最大,低N条件下的差异又比高N条件下的明显。结果还表明在低N条件下产量较高的品种吸收利用土壤中N素能力较强,其相关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为:1.根系发达,根系生长量、分布密度以及根对NH4+的亲和力均较大;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和功能叶氮、碳同化代谢关键酶,即硝酸还原酶,各氨酸合酶,RuBP羧化酶的活力均较高。此外RuBP羧化酶活力以及其水平受氮素的提高效应也N-高效品种较明显。这些特性均可以作为筛选和鉴别N-高效作物基因型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田间试验和生化分析来研究水稻土中钾对于水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中氧化力的影响。试验是在浙江省分布较广的两种土壤:黄斑坤和青紫泥上连续进行两年。试验土壤有效钾含量在33~42ppm范围内。 用四个不同的晚稻品种于缺钾的的黄斑坤土上进行试验。水稻生长很差,代谢失调,表现在叶片中过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较低的根的氧化力。施钾后,由于增加植株体内钾的含量,改善了水稻的正常代谢,无论下部叶片有无缺钾褐斑,各品种第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减少。在幼穗分化期每克鲜叶平均由34.8G.U降至21.6G.U(愈创木酚单位)。在抽穗期根的α—萘胺氧化力每丛鲜根每小时平均由504微克增至596微克。所有试验品种都显著增产,并超过1%的显著性。 当土壤钾已满足水稻生长,如再施钾肥,无论用量多寡,增产均不显著,同时第三叶片中过氧化酶的活性不再下降,有时甚至有所增强。因此,比较施钾与不施钾两处理水稻第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的α—萘胺氧化力的差别,可作为诊断水稻土是否缺钾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对水稻营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早在本世纪初,Brown(1906)用大麦作材料,证明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处理的干重相当于硝酸钾。之后,不少学者用兰花胚进行了氨基酸营养作用的研究。然而,较精确的试验还是本世纪后半叶的事。三井进午、奥田东、森敏、高桥等人对植物氮素的吸收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植物不仅能吸收无机氮,而且可单独利用氨基酸氮。我国晚近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有机肥料和土壤中的有机磷对水稻的营养效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孙羲  章永松 《土壤学报》1992,29(4):365-369
本文对三种有机肥料和二种土壤的肌醇六磷酸磷含量和有机磷进行了测定和分组,通过无菌溶液培养,比较了肌醇六磷酸磷与无机磷在等磷量的条件下对水稻的营养效果.结果表明:猪、鸡粪中有机磷的形态主要是以肌醇六磷酸钙镁盐为主,而土壤和牛粪是以肌醇六磷酸铁的形式为主.肌醇六磷酸磷对水稻的营养效果明显优于无机磷.磷的分组结果表明:猪、鸡粪中有机磷以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为主,而土壤则以稳定性有机磷为主,牛粪介于二者之间.因此,猪、鸡粪中有机磷的有效性高于牛粪,而以土壤中的有机磷为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