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专用饲料小黑麦中饲 82 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利用冬性八倍体小黑麦H4372与六倍体小黑麦WHO90杂交 ,结合应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经过 1 3代系选培育而成 ,其染色体数 2n =42。在2 0 0 0~2 0 0 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 ,该品种连续 3年青饲产量和干饲草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于 2 0 0 2年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 特征特性中饲 82 8为冬性中晚熟品种 ,株高 1 .5~ 1 .8m ,茎叶生长繁茂 ,分蘖多 ,叶量大 ,茎秆粗壮 ,较抗倒伏 ;穗呈纺锤形 ,白壳、红粒、芒长中等 ,每穗小穗数2 0~ 30个 ,每穗结实 40~ 45粒 ,千粒重 35~ 3…  相似文献   
2.
专用饲料小黑麦中饲82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利用冬性八倍体小黑麦H4372与六倍体小黑麦WH090杂交,结合应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经过13代系选培育而成。在2000~200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该品种连续3年青饲产量和干饲草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于2002年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特征特性中饲828为冬性中晚熟品种,株高1.5~1.8米,茎叶生长繁茂,分蘖多,叶量大,茎秆粗壮,较抗倒伏;穗呈纺锤形,白壳、红粒、芒长中等,每穗小穗数20~30个,每穗结实40~45粒,千粒重35~37克;抗病耐寒,对白粉病免疫,高抗条锈和秆锈,中抗叶锈,在-25℃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3.
4.
5.
第3届国际小黑麦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孙元枢1994年6月13-1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了第3届国际小黑麦会议。会议由国际小黑麦协会(ITA)和欧洲植物育种协会(EUCAPPIA)Tras—os-MontesandAitoDouro大学(VTA...  相似文献   
6.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属间杂交应用染色体工程将杂种的染色体加倍和重组,人工合成的一个新物种,它不但保存了小麦的丰产性和优良品质,而且结合了黑麦的抗病抗逆性和生长繁茂性,同时还有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于双亲的新特性.通过生产试种、产量测定、营养分析及饲喂试验表明,小黑麦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明显优于传统的饲料大麦,适于我国冬闲田种植,提供冬春优质青饲,同时可作青贮或制成干草和草粉.  相似文献   
7.
牧草型小黑麦、黑麦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后,草食家畜发展迅速,对牧草的种类及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于2001年9月~2002年6月期间,合作开展了小黑麦、黑麦品种筛选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显示,小黑麦、黑麦是非常好的饲料作物,可以青饲、晒制干草或青贮,在产量及品质上也有明显优势,并且能覆盖冬春裸露地,具有很强的环保效果,建议在发展草食家畜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小黑麦、黑麦.  相似文献   
8.
9.
高产优质小黑麦新品种——中饲237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饲 2 3 7是用冬性小黑麦不育系与小黑麦品系杂交 ,经轮回选择选育而成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新品种 ,具有植株高大、分蘖力强以及高产、优质、抗病、抗寒、耐旱、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1 998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1 997~ 1 999年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近 1 0万 hm2。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性好 中饲 2 3 7植株高大 ,分蘖力强 ,丰产性好。在 1 992~ 1 994年的品比试验中 ,3年平均 ,每公顷鲜草产量为 47.1 2 t(吨 ) ,比对照品种固安大麦增产 44.7% ;干草产量为 1 4.48t,比对照增产 50 .9% ;籽粒产量为 3 784kg,比对照增产 …  相似文献   
10.
化学杀雄在小黑麦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烯利和三嗪二酮都是目前我国生产的较好的小麦杀雄剂,用乙烯利4000ppm+二酮4000ppm 混合液,从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双核期喷施,比单一药剂喷施药害较轻,有效喷药期长,不育率可达80~90%,雌芯受精能力亦不受影响。小麦与桥梁品种的杂种,经化学杀雄后在隔离区中与黑麦自然授粉,可获得大量的杂种。这不仅可节省人力和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