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娄山区巴山榧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技术对大娄山地区3个居群29个巴山榧树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个10bp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8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1个.在物种水平上,大娄山区巴山榧树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5.3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37,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703;而在居群水平上,遗传...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关于柴胡属植物在伞形科的系统分类位置还存在争议,没有公认的统一分类系统。柴胡属植物的化石可能出现在第三纪,不同研究者根据形态解剖及分子研究结果,推测柴胡属植物起源于非洲木本种类,地中海地区可能是柴胡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我国西南地区可能是柴胡属植物的次生分布中心。本研究对柴胡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将诸葛菜作为油料作物进行引种栽培,并对诸葛菜栽培条件下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诸葛菜单株产量的直接构成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全株角果数,其次是每角粒数,再次是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校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全株角果数的间接作用超过了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直接作用。其余性状与单株产量无显著偏相关,对单株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和通径系数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特用油料植物紫罗兰核型和减数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用油料植物紫罗兰[Matthiolaincana(L.)B.Br.]核型和减数分裂的研究结果表明;紫罗兰的染色体组分(2n)由3对中部着丝点,4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2n=14=6m+8sm。减数分裂的终变期7条二价体的构型明显,是环状、棒状和十字形等。到中期Ⅰ棒状二价体增多,环状二价体减少。后期Ⅰ、Ⅱ均观察到染色体桥。  相似文献   
5.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标本采集记录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巴山榧树(Torreya fargesii)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巴山榧树地理分布较广,间断分布于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甘肃等海拔在800~2 700 m的亚热带山区,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及沟谷地带,湖北省为巴山榧树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巴山榧树种群数量较多,但各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小,开花结实率低,幼苗极少,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差。应加强巴山榧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巴山榧树地理分布格局及潜在分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资料、标本资料和实地考察,收集巴山榧树县级分布点57个,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位模型(GARP)预测巴山榧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其地理分布及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汇流累积量、年均气温、雨日频率和水汽压对巴山榧树分布的影响较小,而太阳辐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和霜日频率对其分布影响显著;巴山榧树间断分布于海拔800~2700m的亚热带山区,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及沟谷地带;预测我国中部地区为巴山榧树良好生长区;目前巴山榧树的实际分布远小于其适生区;巴山榧树虽然仍有不少种群,但各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小、人类破坏极为严重,应加强保护和繁育。  相似文献   
7.
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研究,对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的植物学和农业生物学特性以及种子油作出初步评价。播娘蒿种子油富含α—亚麻酸,且适应力强,在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青藏高原和川西草地具有种植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播娘蒿高频率再生植株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播娘蒿子叶、子叶柄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激素组合以及硝酸银对播娘蒿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激素以及硝酸银的影响都非常显著;最佳外植体为下胚轴;最佳激素组合为6-BA(2.0mg/L) NAA(0.5mg/L);附加AgNO3(1.7mg/L)可使下胚轴再生频率提高63.42%。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5mg/L) IBA(0.5mg/L)。  相似文献   
9.
播娘蒿幼蕾和花序轴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娘蒿幼小花蕾在附加有15mg/LNAA、05mg/L6-BA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中,培养两周即形成05cm2大小的愈伤组织块,出愈率达83%。继续培养两周转至附加有2mg/L6-BA、05mg/LKT和02mg/LNAA的MS分化培养基上,2~3周后出现绿色芽点,继续培养2周即可得到分化小芽。播娘蒿花序轴在附加有2~6mg/L6-BA、05mg/L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5~6周也都能分化出芽,但最佳培养基为4mg/L6-BA、05mg/LNAA。分化小芽转至附加05mg/LNAA或05mg/LIB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3周均能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