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6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1998~2005年育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专业鉴定、现场考察结果表明,该品种皮棉生产潜力大,公顷产量多年稳定在1 468.20~2114.55kg,增产幅度4.11%~43.40%,产量居多组试验第一位;产量结构好,铃型一致,铃重5.70~6.62 g,小样衣分41.88%,大样衣分40.89%,成铃以内围铃、中部铃为主.生产上表现出十大优势.栽培方面应结合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特点落实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2004年系统观察了杂交棉新品种KC9704的生物学发育规律。通过株高、横宽、真叶、宽高比、蕾、成铃、单铃重、表分等主要指标的动态研究分析.发现8叶期、14叶期、20叶期是营养体膨大、迅速膨大、急剧膨大的时期;6月15日、7月15日、7月29日是生殖器官和产量建成的关键时期;7月19日后蕾逐渐减少.是生殖生长衰退的标志,8月16日后主茎真叶固定.顶尖生长押制。因此栽培上应抓住3个敏感时期,除了抓住有利时期播种外.一是抓住营养体膨大期化学调控.二是抓住生殖生长关键时期平衡施肥.三是抓住生长衰退期补施叶面肥防早衰,提高物质投入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的条件基本成熟,实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应采取创新、合作、务实、高效的策略,实现宽领域、广覆盖。在目标上,强调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安全性;在方法上强调市场化、一体化、程序化、法制化;在观念上,强调改变思想、改革投入、改善管理、改进服务;在应用中,巩固传统技术、普及成熟技术、推广辐射技术、试验创新技术;在后续研究时,加强基因库、种质库、数据库和人才库建设。  相似文献   
4.
1998~2003年在湖北植棉区通过育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鉴定了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KC9704的主要性状表现。结果表明,KC9704皮棉生产潜力大,多年稳定在1468.20~1680.45公斤/公顷,增产幅度达20%,居多组试验产量第一位;产量结构好,铃型一致,铃重高达5.70~6.62克,衣分高,小样衣分41.88%,大样衣分40.29%,成铃以内围铃、中部铃为主。生产上表现出十大优势:子粒饱满好拿苗;主茎出叶快,现蕾早;伏桃上桃集中,秋后长势强,不早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玉米螟;杂交优势强,植株高大,适于稀植;功能叶持续时间长,耐高温、干旱、瘠薄;群体通透性好,适于间作套种;吐絮畅,朵絮肥大,好捡花;原棉不孕籽率低,光泽好,售棉级别高。  相似文献   
5.
棉花营养钵一播全苗对于促进江汉平原植棉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营养钵一播全苗壮苗需要采取模式化管理技术.即建床三便、三肥配套、严格三平、播时三防、调节三水、三步炼苗、旺苗三控、病虫三治、勤于三拔、三壮移栽、栽前三带、栽时三看、栽后三管.规范操作。在培育全苗壮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观察、及时补救。  相似文献   
6.
湖北植棉区棉花纤维品质地点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2000年中后期虫害重、低温阴雨气候类型的9个品种、5个生态试验点;2001年中后期虫害轻、高温干旱气候类型的9个组合、10个生态试验点,系统分析了湖北植棉区棉花纤维主要性状指标的地点简稳定性。结果表明,马克隆值、仲长率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品种间差异大,改良研究与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同时,杂交棉组合与常规棉品种的纤维品质的环境稳定性表现存在差异,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成熟度、色泽等都不太稳定。建议湖北植棉区通过优质常规棉、优质抗虫棉实现纤维品质优质化;通过超高产杂交棉实现原棉产量递增跨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个棉花品种5个种植密度试验,系统观察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个体、群体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建成情况。结果表明:以种植密度75000株/hm2,棉花个体发育比较充分,成铃数在975000个/hm2以上,10月20日吐絮率在80%以上,11月10日前达到95%,皮棉产量水平接近1500 kg/hm2。密度过低时,群体难以达到较高产量;密度过高时,个体发育不充分,结铃部位上移,吐絮期明显推迟,不利于正常收获和作物茬口衔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