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抽样法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并采集根系样品,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对其入侵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以生测法探讨三裂蟛蜞菊根的4种有机溶剂萃取相对白菜(Raphanussativus)、羊蹄(Rumex japonicus)及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入侵地的丰富度指数(S)、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明显低于对照地,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显示三裂蟛蜞菊具有强大的种间竞争优势;4种有机溶剂萃取相对供试植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其抑制强度表现为剩余乙醇相>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其中剩余乙醇相和正丁醇相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3种供试植物各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尤其是1 000mg/L正丁醇对白菜、羊蹄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生长的综合抑制效应指数分别为-0.27、-0.23和-0.25,而剩余乙醇相则分别达到-0.40、-0.33和-0.26,初步证实根部分泌或残根分解是三裂蟛蜞菊抑草物质释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Fe0还原土壤中对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零价铁(ZVI,Fe<'0>)还原技术.修复被对硝基甲苯(PNT)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及随时间推移产物的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Fe0可有效地将土壤中对硝基甲苯还原为苯胺化合物,反应过程中先生成对甲基亚硝基苯,最终生成对甲基苯胺.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能显著提高PNT的还原率,土壤初始酸碱度控制在中性偏酸性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上升到25~35℃还原效果较好,当Fe0加入量小于25 mg·g-1时增加Fe0用量能有效增大还原率.当2 g土壤中PNT的初始浓度约为2.5×10-6mol·g-1,Fe0加入量是25 mg·g-1,土壤水含量75%,土壤初始pH值6.8时,于25℃下反应5 h后PNT的还原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境对五爪金龙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是南方广大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杂草之一。采用电导率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个不同的自然生境中五爪金龙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五爪金龙的质膜透性之间的差异部分达到显著水平;除了生境4、5之间外,其叶绿素a、b及总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商陆对镉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积累植物的确证对成功实施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是必不可少的。对位于湖南省株洲冶炼厂厂区的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以着力寻找镉的超积累植物。结果表明,商陆科Phytolaccaceae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对镉具有明显的富积特性,商陆在镉质量分数最高达106.0 mg.kg-1厂区土壤中依然生长良好,茎叶中镉质量分数高达63.8 mg.kg-1。盆栽条件下,商陆对生长介质中的镉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当生长介质中镉质量分数为5.0 mg.kg-1时,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随着生长介质中镉质量分数的升高,虽然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但植株仍生长良好。其地上和地下部分镉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生物富集系数则逐渐降低。当土壤中镉的质量分数达到200.0 mg.kg-1时,商陆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此外,还利用吸收量系数对商陆对镉的去除能力和富集特征进行了评价,进一步验证了商陆的镉超积累特性。图3表5参12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对入侵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双桃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11-3713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析了杂草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 H.B.K.)对入侵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后明显改变了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结构,使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薇甘菊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等性质的影响不明显。薇甘菊入侵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形成了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入侵杂草藿香蓟叶挥发油的成分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蒸气冷凝法提取华南地区入侵杂草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离、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藿香蓟新鲜叶片提取8h的挥发油得率为0.545%。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02个峰,共鉴定出102种化合物,其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藿香蓟叶挥发油的化合物种类丰富,包括烯、醇、萘、烷、酯及醛类等,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石竹烯(23.40%)、早熟素Ⅰ(17.66%)、(Z)-乙酸-3-己烯-1-醇酯(12.14%)、早熟素Ⅱ(9.51%)、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乙缩醛甲基)环己烷(4.53%)、倍半水芹烯(4.24%)、(z)-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86%)、莰烯(3.10%)、反式-2-己烯醛(2.11%)、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1.93%)、1-己醇(1.32%)、3,7,7-三甲基双环-[4.1.0]-二庚烯(1.01%)等,这些成分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7.91%,其中含量最高的石竹烯是一类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被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水浮莲在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不同铜浓度(0.31~40 mg/L)对水浮莲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浮莲幼苗在铜浓度8 mg/L时生长良好。0.31~4 mg/L铜处理能促进水浮莲幼苗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生物合成,POD活性和SOD活性在较低浓度铜(4 mg/L)诱导下升高。水浮莲是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低浓度铜污染水体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8.
商陆修复镉-锌复合污染土壤的潜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双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9-6580,6616
为了解商陆修复镉-锌复合污染土壤的潜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锌复合污染发生时锌营养条件下镉污染对商陆生长及富集镉、锌能力的影响。商陆在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中镉和锌的最大允许浓度分别建议为150和300 mg/kg。无论镉的单因子污染或是复合污染,商陆中镉的含量均随土壤中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商陆地上部镉-锌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土壤中低浓度镉能促进植株吸收锌,而低浓度锌对植株吸收镉有激发作用。当土壤锌含量小于200 mg/kg时,镉-锌相互作用导致商陆根中镉的积累量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大于200 mg/kg时表现为负相关。土壤中锌浓度为0~200 mg/kg时对商陆生长及富集镉总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粤东地区屋顶绿化的入侵植物,对薇甘菊、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和马缨丹4种粤东地区的入侵植物进行盆栽种植,测定扦插育苗存活率、株高和侧枝长,考察土层高度和灌溉方式对植物生长、抗旱抗寒能力及植物萎蔫后复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层越高,植物生长越好;滴灌有利于植物生长;南美蟛蜞菊扦插存活率高,在低土层中生长良好,适应冬季干旱寒冷条件,枯萎的植株在恢复浇水后迅速复活。南美蟛蜞菊观赏性强,具有在粤东地区进行屋顶绿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与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是能较好地共存于同一群落中的2种外来入侵植物.采用LI-6400便携武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金腰箭和藿香蓟的光合指标进行测定,旨在探讨2种入侵植物共存的光合生理基础.结果表明:①藿香蓟与金腰箭均存在“光合午休”,二者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②藿香蓟的光饱和点(1395 μmol·m-2·s-1)与金腰箭(1380 μmol·m-2·s-1)无显著差异,而其光补偿点(41.91 μmol·m-2·s-1)极显著低于金腰箭(65.70 μmol·m-2·s-1).③藿香蓟与金腰箭的CO2饱和点均在1200 μmol·m-2·s-1左右,但藿香蓟的CO2补偿点比金腰箭低约30%.总体来看,藿香蓟与金腰箭均为典型的阳生性植物,其光合特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补偿点上,藿香蓟对光照和CO2的梯度变化适应的范围稍宽于金腰箭,但金腰箭对高浓度的CO2环境有更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