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八五"以来,四川省培育出了一批新的杂交稻抗病丰产品种,及时更换了已丧失抗病性的主栽品种汕优63,使四川省结束了品种单一化种植的局面,控制了稻瘟病的大发生、大流行,确保了我省水稻持续高产稳产.1997年,我们对四川省主栽水稻品种和新育成品种的抗瘟性进行了系统评价,以期为这些品种的推广利用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然芸苔素是一种活性高、用量极微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增加着果率,促进果实增大、增重和提高品质等。1998年我们在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一个大红袍(大造)荔枝园(实生树14年生)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3.
泸州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杂交稻的广泛种植,白背飞虱已成为泸州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对泸州市叙永,合江,泸县和古蔺县1983 ̄1998年白背飞虱灯诱测报资料和田间系统调查资料的分析,结合异地虫情信息交流,天气资料分析,明确了泸州地区白背飞虱虫源主要由黔南,桂北及以南稻区经东南气流迁飞而来。分析了其主要降落范围、害虫田间消长规律和影响其大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为指导泸州地区白背飞虱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对四川省东南部稻瘟病菌230个有效单孢菌株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理小种由4群17个小种组成,以28群小种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为70.2%。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水稻品种间病菌生理小种组成有明显差异。同一水稻品种叶瘟和穗强。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叶片、不同病穗乃至同一叶片不同病斑间都可测出不同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5.
基因活化剂防止龙眼冲梢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眼花芽为混合芽。在形态分化 (2~ 4月 )过程中突然出现气温在 1 8~ 2 5℃的温暖天气 ,连续达 5~ 6d ,并伴随降雨 ,花穗的形态分化受阻 ,花梗上的苞片便生长变态形的复叶 ,形成“叶苞花”带若干片复叶的混合花序 ;或花序顶端的生长点中途转向 ,抽生营养芽并发育成营养梢 ,即形成所谓的“花苞叶”型混合花序 ,此种现象称为花穗“冲梢”。“冲梢”严重就意味减产或无产。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龙眼花芽形态分化阶段的天气越来越差 ,复杂多变。 2~ 4月忽冷忽热 ,常阴雨连绵 ,日照少。加上部分果园不适当的多施偏施氮肥 ,致使龙…  相似文献   
6.
作者近年来应用果大多来促龙眼花芽分化 ,顺利地形成花穗枝 ,提高产量、品质方面作了些研究 ,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果大多可湿性微颗剂 ,由浙江椒江市格林农化厂生产提供。试验在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金山村 7社(龙眼老产区 )唐绍章果园 (13年生实生树 )进行 ,株行距 3× 4m ,33株 / 6 6 7m2 ,生长势一致。试林逐株用红油漆编号 ,按顺序排列 ,每处理单株重复 5次。于 1999年 1月 6日和 2月 10日 (龙眼花芽分化期 )树冠喷布果大多 ,对照喷清水。于 2月中旬和 4月中旬逐株观察记载树势、叶色、糊叶、上年秋梢抽发量、当年春梢抽发量、…  相似文献   
7.
泸州地区稻飞虱监测预警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飞虱是四川南部稻区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泸州是四川稻飞虱的常发区,重灾区。20世纪80年代前,本地区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间隙暴发为害。自20世纪80年代初始,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已取代褐飞虱成为本地区稻飞虱的主要虫种,暴发频率显著增加,到90年代几乎间隔1年大发生1次。2000年后,泸州南部稻区(叙永县、古蔺县及合江县南部)白背飞虱几乎年年偏重至大发生(表1),已成为影响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经济害虫,必须加强监测控制,减轻其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果大多是广谱性的果树保果控梢剂,适用于多种果树和其他农作物。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在柑桔上的效果在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21年生枳砧锦橙树上,于谢花期(4月21日)喷布果大多7500倍液,第一、二次生理落果期(5月4、14日)各喷布2500倍液1次,...  相似文献   
9.
随着杂交稻的广泛种植,白背飞虱已成为泸州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对泸州市叙永、合江、泸县和古蔺县1983~1998年白背飞虱灯诱测报资料和田间系统调查资料的分析,结合异地虫情信息交流、天气资料分析,明确了泸州地区白背飞虱虫源主要由黔南、桂北及以南稻区经东南气流迁飞而来.分析了其主要降落范围、害虫田间消长规律和影响其大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为指导泸州地区白背飞虱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省30个主要杂交稻品种抗稻瘟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叶瘟4~5级、颈瘟1~5级,表现抗和中抗的品种有Ⅱ优448,冈优182,菲优多1,冈优多1,汕优多1和冈优615等18个。对来自四川省主栽品种冈优22、汕优多1等品种上的稻瘟病菌175个有效单孢菌株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理小种由6群44个小种组成,以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为49.71%,其次,ZA,ZC 群出现频率分别为18.29%和23.4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