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皖南黄肉种鸡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评价了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的ALV感染状态.收集该鸡群的120枚鸡蛋,取40枚鸡蛋孵化至9~11 d后分别制备CEF,培养10 d,取细胞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另取80枚鸡蛋卵白直接检测p27抗原,同时分别将80枚鸡蛋卵白接种CEF(DF1),培养10 d后取细胞上清检测p27抗原.比较p27阳性检出率的结果表明,受精蛋孵化9~11 d后制备CEF,再培养10 d的细胞上清检出率(10/36)高于直接检测卵白(17/80)与卵白接种CEF(DF1)的细胞上清(7/80).将经DF1培养后p27抗原阳性样品,用针对ALV-J的单抗JE9做IFA,ALV-J的阳性率为6/7.检测该80枚鸡蛋的卵黄抗体,ALV-J、ALV-AB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80、1/80.结果表明,该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群存在的外源性ALV感染主要为ALV-J.该研究为ALV的净化提供了可行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革胡子鲶肾血淋巴细胞为材料,采用乌贼墨——秋水仙素——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检测实验组平均分裂指数为5.14%,比对照组高0.7倍。结果表明,乌贼墨是鱼肾血淋巴细胞新的丝裂原。  相似文献   
3.
黄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能够介导病毒与宿主受体结合以及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并研究了其免疫原性。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对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并合成后,克隆至pCold-TF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TF-optiEDIII。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蛋白能与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血清发生反应。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LAB/c小鼠3次,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E蛋白结构Ⅲ诱导了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中和实验证实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鸭坦布苏病毒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抗体。结果表明:HR土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检出阳性率为87%(40/46),卵白检出率为74.7%(340/455);而卵黄中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80%(24/30)。无菌采集初步筛选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5只HR土公鸡的抗凝血接种CEF,采用抗ALV-J和ALV-A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5份样品中ALV-A和ALV-J的阳性率均为100%(5/5)。同时选取HR土鸡分离株HR332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HR332存在ALV-J(HR332J)和ALV-A(HR332A)。其中,HR332J与11株ALV-J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2.4%~97.9%;HR332A与ALV-A参考株RSA-A、MQNCSU的同源性分别为90.1%和89.7%,与国内分离株SDAU09E2的同源性为99.0%。本研究显示,地方品种HR土鸡存在不同亚型ALV共感染,同时ALV-A和ALV-J共感染同一个鸡的现象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对肿瘤病鸡不同脏器中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两种REV抗原定位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REV SD1005分离株人工接种1日龄海兰褐鸡,分别采取28日龄肿瘤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的新鲜切面在洁净盖玻片上触片,同时制备其病理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IHC法、IFA法对触片和切片进行REV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用于抗原定位的染色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均可对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等组织中存在的REV进行定位,依据染色后的阳性细胞感染率可判断REV的组织嗜性.本研究表明,IHC法与IFA法均可用于检测不同脏器中的REV,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低背景和简便快速的特点.但相对于IFA法,IHC法更经济实用并且实验材料易于保存,因此可以在REV抗原定位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间的相关性,分别采集一定数量的莱芜黑鸡、海兰褐蛋种鸡和SPF白来航鸡的血清、鸡蛋,所有鸡蛋与血清样品均一一对应。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呼肠孤病毒(REO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禽传染性贫血病毒(CAV)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等6种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与卵黄中的抗体水平,用SPSSStatistics17.0程序比较分析血清与卵黄抗体OD值的相关系数,从而获得针对ELISA检测卵黄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结果显示,23~38份卵黄样品中REV、REOV、ALV-J、ALV-AB、CAV以及IBDV的抗体检测最佳稀释比例分别为1∶200、1∶400、1∶250、1∶200、1∶20和1∶500,与血清中抗体OD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39、0.927、0.993、0.935和0.989;检测结果还表明,最佳稀释度卵黄与血清样品的阴阳性符合率为96%~100%。本研究显示,卵黄可代替血清样品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以判断种鸡群的病原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用DF1细胞替代DF1细胞上清对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LV)进行快速检测.采集ALV p27抗原阳性的地方品种百日鸡的抗凝血22份,阴性鸡的抗凝血2份,离心取白细胞接种DF1细胞培养,重复9块24孔细胞培养板.每隔24 h取1块24孔板,分别收集细胞上清与DF1细胞于-20℃冻存,直至第9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细胞上清与DF1细胞中的ALV p27抗原,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比较分析细胞上清与DF1细胞中ALV p27抗原S/P值的差异性与相关性.结果显示:培养8d的细胞上清中可检测到所有的15份阳性样品,而培养4d即可在DF1细胞中检出所有阳性样品(15份);15份外源性ALV样品在细胞上清中初始检出p27抗原阳性时,同一培养时间的DF1细胞中的S/P值均明显高于细胞上清中的S/P值,差异极显著(P<0.01);培养4~5 d的DF1细胞与第9天收集的细胞上清中p27抗原S/P值相关性最高,分别为0.946、0.923.本研究显示,检测培养4~5 d的DF1细胞中的ALV p27抗原与经典方法所要求的检测培养9d的细胞上清中的ALV p27抗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群中分离的5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同源性分析,阐述了不同海兰褐鸡群中存在的ALV-J的分子演化规律。对2008-2009年分别从北京、陕西、山东泰安、济阳、曲阜等不同地区饲养的海兰褐鸡分离到的5株ALV-J,用PCR方法克隆gp85基因、测序,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株ALV-Jgp85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5株ALV-J与来自白羽肉鸡的HPRS-103株的同源性最近,平均为96.6%(96.4%~96.8%);与来自国内海兰灰蛋鸡的SD07LK1株的同源性平均仅为89.6%(89.3%~89.9%);而5株ALV-J间的同源性高达98.1%以上(98.1%~100%)。本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海兰褐蛋鸡中广泛存在的ALV-J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国外的白羽肉鸡。  相似文献   
9.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可引起禽类(主要是鸡)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群病毒总称。可分为10个亚群,其中引发肿瘤、危害养鸡业的主要是A、B、J3个外源性ALV亚群。A、B亚群ALV被认为是商业产蛋鸡群中(来航  相似文献   
10.
对线切割系统的运动和性能进行分析,计算了电极丝的最大倾角,给出了切割时电极丝、夹具和工作台之间不发生干涉碰撞的判断条件。在线切割仿真中,基于实体布尔操作实现了实体切割模型的生成。通过电极丝每步扫掠体的布尔并运算,生成切割全过程的电极丝扫掠体。再通过该扫掠体与毛坯体的布尔差运算,得到仿真实体切割模型。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锥度体切割时可能出现的电极丝路径交叉的情况。文中最后给出了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