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土壤酶活性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以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样点,以湖泊湿地和其相邻的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色法和静态暗箱法分别测定水稻整个生育期内主要土壤酶的活性及CO2和CH4的排放,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稻田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几丁质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湖泊湿地,高出幅度为11.8%—32.7%。稻田CO2和CH4排放通量分别为255.9—789.7和-0.41—1.74 mg·m-2·h-1,平均值分别为445.8和0.42 mg·m-2·h-1,低于天然湖泊湿地。与湖泊湿地相比,稻田CO2和CH4排放总量分别降低了22.3%和83.3%,而增温潜势(GHGs,含N2O)降低了29.6%。相关性结果显示,CO2排放通量与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CH4排放通量与6种土壤酶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会仙岩溶湿地系统中,天然的湖泊湿地转变为稻田可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同时降低CO2和CH4的排放量,有利于微生物碳利用率的提高和土壤碳的封存。  相似文献   
2.
网络教育的定位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网络建设的定位与组织,提出了网络教育适合的几种教学层次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山东麻栎林抚育采伐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提出麻栎林抚育采伐的目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技术措施等进行了阐明,对于指导麻栎林抚育采伐工作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网络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素质中的作用,指出了运用网络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双端供电系统出发,对目前许多有小型水电站并网运行的农村配电网络在丰水期间线损较大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水电站发电功率小于某一临界值Scr时,小型水电站的运行有利于该网络降损;Scr取决于水电站与负荷中心的距离l和该线路的截面S,即愈小或S愈大,则Scr愈大。此外,还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出使网损电能最少时的水电站无功调度的最优公式,进而提出了小水电站运行的农村电网降损措施。  相似文献   
6.
破坏山体植被恢复中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社会对能源及矿产资源的需求、交通及水利等的基本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山体原生态植被破坏、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流失,出现了大量石质边坡和裸露山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恢复和重建山体的自然生态植被势在必行。但破坏山体通常不具备植被赖以生长的土壤、养分等条件,并且坡度一般都较大,雨水极易冲刷坡面,故破坏山体绿化及植被恢复一直是生态建设中的研究热点和施工难点。规划设计作为前期工作对于破坏山体绿化及植被恢复的成功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从风沙成因和风沙演变规律入手,提出防风因沙的技术措施,对于改进山东防沙治沙工作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前言农村电网的负荷主要是照明、米面加工、农田灌溉及乡镇企业用电。用电量随时间变化较大,日综合负荷曲线如图1所示。与该网并联运行的农村小型水电站多为径流式,在cosφ=0.8状态下运行。线损电能ΔA与水电站发电的视在功率S有关,如图2所示图1农网综合...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提出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原理、结构、影响因子、防护作用,并对营造农田防护林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对于山东农田防护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方法的引入 考试是教育领域内的一项普遍而重要的活动,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考试的结果,即考试成绩,包含着许多信息,全面分析考试成绩,充分利用蕴含于其中的信息,不但可以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反映教师在教学中的长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进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历来人们习惯用学生在一门课程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在此门课程上学习效果,用各班级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与班级的学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