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性别调控有胚胎及精液调控两种方式。本文从理论上论述和分析诸种方法对金丝猴的适合程度,提出了金丝猴的尝试性方式及预计产仔效果。  相似文献   
2.
达氏鳇(♀)×西伯利亚鲟(♂)杂交幼鱼生长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野生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杂交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14.7~16.8℃的条件下,平均全长37.43 cm、平均体重178.9 g的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经过80 d培育后,平均全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1.74 cm和533.1 g。其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1683t+10.942(R2=0.9665);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24.304e0.0129t(R2=0.9421);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07L3.4461(R2=0.9984),其中b大于3。结果表明:达氏鳇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种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生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鲟鱼人工养殖的发展历史及其养殖现状,并对鲟鱼养殖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问题是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规格与结构不合理、商品鱼供大于求等,目前商品鲟的市场价格仅为20~40元/kg,鲟鱼养殖几乎无利可图.主要应对措施有:(1)成立专业机构,对人工养殖鲟鱼产销实行统筹安排;(2)转变消费观念,大力开拓市场;(3)实行信息共享,提高抗风险能力;(4)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结构;(5)提高商品鱼规格;(6)完善产业结构,深度开发鲟鱼产品;(7)增加区域合作,开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盐渍化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设置了不同盐分类型、不同盐分浓度的土壤,采用四电极法对各处理的电阻率进行相应测定,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和单、复盐构成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从16.08Ω?m 下降到4.25Ω?m ,呈对数函数下降;随盐分含量的增大呈幂函数下降,含 NaCl 盐分的土壤电阻率从2.04Ω?m 下降至0.20Ω?m ,含 Na2SO4盐分的土壤电阻率从2.89Ω?m 下降至0.39Ω?m ;不同盐分类型的构成对电阻率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含盐量为0.1%时,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盐、氯化物-硫酸盐作用下土壤的电阻率分别为4.40、3.64、2.05、2.25Ω?m ,碳酸盐对土壤电阻率影响明显;当含盐量分别为0.5%、1.0%、1.5%、2.0%时,硫酸盐对土壤电阻率影响显著,对应的硫酸盐土壤电阻率分别为 1.72、1.03、0.74、0.58Ω?m ,氯化物盐土壤电阻率分别为0.59、0.36、0.27、0.21Ω?m 。含水率和盐分总量是影响土壤电阻率的重要因素,电阻率随土壤中 NaCl 和 Na2SO4含量的增加均呈幂函数递减规律;单、复盐类型不同,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野生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杂交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14.7~16.8℃的条件下,平均全长37.43 cm、平均体重178.9 g的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经过80 d培育后,平均全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1.74 cm和533.1 g。其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1683t+10.942(R^2=0.9665);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24.304e^0.0129t(R^2=0.9421);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07L^3.4461(R^2=0.9984),其中b大于3。结果表明:达氏鳇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种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生长。  相似文献   
6.
~~鲟鱼人工养殖不同发育阶段的病害防治(上)@刘建魁$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154002 @李育东$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15400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采用人工半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研究了在水温为(16.0±0.2)℃条件下达氏鳇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达氏鳇成熟卵呈圆球形,为黄褐色或灰褐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3.19 mm,属沉性黏性卵;达氏鳇受精卵历时136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148~2592℃·h;达氏鳇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2/3,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末端到达间脑或中脑时大量仔鱼出膜;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达氏鳇胚胎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形成、心跳和出膜期8个发育阶段,共36个时期。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略高于鲟科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8.
达氏鳇又称黑龙江鳇鱼,是世界上仅存的二种鳇鱼之一,另一种是欧洲鳇。达氏鳇自然种群生活在黑龙江水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其上游也有少量分布。达氏鳇是一种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其仔稚鱼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底栖动物,幼鱼和成鱼主要摄食鱼类,也摄食部分两栖类如青蛙等,人工养殖的达氏鳇经驯化后能摄食全价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9.
(1)病因及症状:病原体为小瓜虫。小瓜虫寄生处容易形成白点,肉眼可以看见,故该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时,全身各处遍布小白点,同时伴有大量粘液,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不正常。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镜下可以发现有马蹄形的圆球,即可判断为小瓜虫。  相似文献   
10.
达氏鳇是世界上仅存的两种鳇鱼之一,自然种群生存于黑龙江流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经过人工驯化,能食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达氏鳇生长速度快,人工养殖达氏鳇,主要是养成大规格的商品鱼,一般均在5千克以上。在近几年达氏鳇人工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工养殖达氏鳇畸形个体所占的比例很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