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ALOS PALSAR数据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研究区,基于ALOS PALSAR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固定样地蓄积量与所对应的PALSAR像元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杨树(Populus us-suriensis)等树种组外,PALSAR的HV后向散射系数与蓄积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对多数树种而言,交叉极化方式(HV)后向散射系数与蓄积量的决定系数比同极化方式(HH)的略高。若以林场为单位统计,采用回归方法得到的估测结果与直接利用固定样地估测的结果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2.
分别利用1995—2000年的ERS-1/2串行数据和2005年的Envisat ASAR数据对我国东北林区进行森林制图研究。针对ERS-1/2数据相干模型,采用一种不依靠地面实况数据而是基于MODIS植被连续覆盖产品进行训练的方法,从而实现进行大区域森林蓄积量分级制图的目的。分级制图包括0~20、20~50、50~80和80 m3/hm2 4个蓄积量等级。基于Envisat ASAR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自动化森林和非森林分类处理。基于2005年Landsat TM-5分类结果的交叉验证表明:这2种传感器SAR数据均可用于大区域森林制图。2期森林制图结果为进一步的森林变化分析以及制图更新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林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何确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案还有待研究。在福建永安市进行的GPS测量试验,分别针对林区地物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测量,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提出了一种差分测量中测量区缺少基站点的解决方法,对不同的林业作业采用的GPS测量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森林PALSAR双极化模式数据后向散射、极化和干涉相干性等特征,提出一种在异质地区的森林识别方法。[方法]以中国东南部漳浦县为试验区,对试验区不同土地类型PALSAR的后向散射信息、极化比值和相干性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利用该区林相图及同时相SPOT-5影像进行精度检验,其总体精度、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均高于90%。[结论]基于PALSAR双极化模式数据进行森林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变换的ASAR数据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是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多极化的SAR数据有利于识别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水稻生长期ENVISAT ASAR双极化数据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得知,水稻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比VH极化大,两者总体上都随着水稻的生长而增大。在水稻生长后期,VV极化保持稳定,略有下降,VH极化持续增大。对6个通道的ASAR进行主成分变换,发现水稻种植区在第二主分量(PC2)上值较大,色调很亮,而在第五主分量(PC5)上值较低,色调很暗,分别反映了VV极化和VH极化在水稻生长茂盛期与生长初期的差异,两者差值(PC2-PC5)突出了水稻与其它地类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量的差值(PC2-PC5),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建立了水稻种植区快速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福州地区2004年早稻面积进行提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甘肃黑河流域上游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多光谱遥感估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黑河流域上游祁连山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133个森林样地调查数据、Landsat-5 TM影像和ASTER GDEM产品为数据源,探讨地形对该流域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估测的影响,以及选择合适的遥感估测方法反演该流域的森林AGB.[方法]首先利用青海云杉特殊的生境范围和绿色植被对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的灵敏程度,及不同地物对纹理特征的不同响应,制定相应的决策树分类器,将研究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分为两大类:森林(青海云杉)-非森林,并利用133个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和Google Earth 高分辨率影像的12 722个采样点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39%,Kappa系数为0.81);然后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估测法,以及结合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优化后的k最近邻分类法(k-nearest neighbors,k-NN)进行森林AGB的遥感估测,对比SCS+C地形校正前后青海云杉森林AGB的估测结果,同时比较2种不同估测方法的反演效果;最后利用得到的最优估测方法反演整个研究区的森林AGB,生成黑河流域上游祁连山森林保护区的森林AGB的等级分布图.[结果]SCS+C地形校正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估测精度为R2=0.31,RMSE =34.41 t·hm-2,地形校正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估测精度为R2 =0.46,RMSE =30.51 t·hm-2;而基于SCS+C地形校正后的k-NN的交叉验证精度不仅明显高于地形校正前的精度,且显著优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估测结果,达到R2=0.54,RMSE=26.62 t·hm-2;另外基于最优的k-NN估测模型(窗口为7×7,采用马氏距离,k=3)反演的该流域青海云杉在2009年总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为8.4×107t,平均森林地上生物量为96.20 t·hm-2.[结论]在地形复杂地区,运用SCS+C模型对地形进行适当校正,能够有效地消除太阳入射角变化引起的地表反射亮度的差异,使影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表信息,提高森林AGB的遥感估测精度;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相对于以大数定律作为理论基础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估测法,k-NN能够避免发生过学习现象和样本不平衡问题,更适于该研究区青海云杉的森林AGB的估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