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陕、晋3省交界处,辖2县(渑池县、卢氏县)、2市(灵宝市、义马市)、2区(湖滨区、陕州区),62个乡镇,1 364个行政村,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万人.三门峡市总面积10 496 km2,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地形地貌复杂,其中山地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9.2%,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三门峡市耕地面积25.04万hm2,荒山荒坡面积20.53万hm2.三门峡市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宜,光热资源充足,环境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市果树面积18.8万hm2,果品产量22.8亿kg,其中苹果面积11.6万hm2,苹果产量18.8亿kg,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果品产值69.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7%.其他产业例如食用菌、中药材、畜牧业在全省也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十分明显。为了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我们认真贯彻三门峡市市委、市政府关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指示精神,以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人手,一手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手抓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首先从分做好播前准备、品种选择、精细整地、铺膜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6个方面阐述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然后对地膜玉米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地形地貌复杂,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温度适宜、光热资源充足,环境条件优越,绝大部分地方适宜发展绿色农业。近年来,三门峡市紧紧围绕果、牧、菜、烟、菌、药等特色产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定标准,搞宣传,抓监管,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产品认证工作,创建高质量标准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该市的绿色农业发展虽有长足发展,但就全局来看,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全市仅有渑池和陕县2个县拥有通过认证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通过认证率不足10%,且种植面积较低,出现了绿色农业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资金投入匮乏、政府对绿色农业科学研究支持力度不够、工业布局不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等问题,针对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做好绿色农业区划工作;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力度,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产的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制订保护、扶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佳冬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培育绿色市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绿色农业的概念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2003年l0月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理事会主办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绿色消费观念将成为21世纪消费的主流,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安全性,而且是高品质、优品种的绿色农产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但质量和食用安全性比较脆弱:一是工业"三废"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农膜等所形成的生产污染,饲料中有些添加剂、催肥剂的残留物,对人类健康也有影响。为此,许多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把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作为最主要的非关税壁垒,严禁污染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因此,发展绿色农业既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应对之策。2003年国家提出绿色农业之后,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于2006年成立了三门峡市绿色农业协会。该协会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近年来,三门峡市绿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农业成为该市农业发展的1个必然趋势。三门峡市紧紧围绕果、牧、菜、烟、菌、药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产品认证工作,把"立足优势产业,改进生产方式"作为绿色农业协会创建绿色品牌的重要手段,"以果业生产为突破口,以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为主线,以应用生物技术改良土壤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活动,做到讲课有师资、教学有场地、学习有教材、检测有手段。组织42名专家服务队伍,避开农民白天农活繁忙时间,利用晚上在三门峡地区组织百人以上的专业技术培训达24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6 000余份。按照"技物结合,微利经营"的原则,引导三门峡地区的149绿色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周边0.67万hm2苹果走上绿色产业化道路。在服务中协会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筛选农用物资,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实名质量标准,统一定价品牌销售"。按照"农用物资、应用技术直接到农户,绿色农产品直接到超市"的微利经营模式,筛选质优价廉的绿色农业生产资料应用到社员绿色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创建高质量标准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推进了三门峡市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行农业标准化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而果品生产作为三门峡市农村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只有实现其标准化生产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2002年三门峡市果品标准化管理开始起步,提出了"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2003年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公布,灵宝、陕县均列全国27个苹果最适宜区县和55个国家级苹果出口基地县范围;2010年果品产量为17.5亿kg,产值39.4亿元,其中苹果面积7.73万/hm2,产量为14亿kg。果品产业已成为三门峡市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经济收入最为稳定的农业优势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三门峡市的果品标准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成了标准化果品基地,建设果品标准体系,培育了一批名牌农产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体系不够完整,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整体而言未能摆脱传统作坊式的分散式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第,采后商品化处理、储藏、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4个体系,即基地要迅速提升质量安全标准和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注重组织制度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者根据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农药知识、化肥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计31道小题,并由农业技术人员手持调查问卷走访了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的38个乡镇共计467户农户,接受走访的农户中,男性比例为96.57%、女性比例为3.43%,〈2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0.86%、20~4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34.90%、40~6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58.03%、〉6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6.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被访者的比例为33.62%、初中文化程度被访者比例为53.96%、小学文化程度被访者比例为9.64%、未接受教育的被访者比例为2.78%。调查结果显示,38.33%的农户表示知道农业标准化,38.54%的农户表示知道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农民群众的农业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63.38%的农户表示接受过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89.72%的农户表示知道农药安全间隔期,67.88%的农户选择知道"三品"农产品生产中禁用的农药、肥料,98.50%的农户认为应该发展农业标准化,当地农民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94.22%的农户认为应该开展农产品中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95.07%的农户认为应该对批发市场、超市和饭店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农民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持积极态度。建议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当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制定目标,明确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尽快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在农村形成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队伍,使他们成为从事农业标准化的技术带头人按照"有机构、有牌子、有队伍、有基地、有制度、有记录、有检测"的"七有"要求,搞好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区位优势,分门别类,以点带面,将新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尽快应用到生产中,并且通过示范效应得以迅速推广;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以"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为抓手,将农业标准化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我市农业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创建等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实施与农业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激励机制,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速三门峡市农业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