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子参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干燥块根,以块根入药,其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山东省沂蒙山区种植太子参已有多年的历史,在人工栽培技术逐渐成熟的前提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步提高。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太子参的引种栽培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临沂市太子参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丹参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 cm。用途广泛,以根入药。是山东省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沂蒙山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丹参种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提高,丹参根腐病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受害程度越来越严重。据近年来调查监测,丹参根腐病的盛发期在7~8月份,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田间土壤积水,或干旱时大水漫灌,以及多年连作、重茬地块发病普遍,危害较重。丹参根腐病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严重时减产40%以上,甚至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本文作者介绍了丹参根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总结出较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丹参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猪胆囊中沙门菌L型携带情况,在贵阳市屠宰场采集970例健康生猪的胆囊组织与胆汁标本,用常规细菌学方法和非高渗分离培养法分离沙门菌及其细菌L型,用PCR和核酸序列分析方法对稳定L型纯培养物进行沙门菌的inv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70例生猪胆囊标本未检出沙门菌细菌型,细菌L型检出率为8.25%;80例细菌L型分离物中有50例invA检测阳性,占5.15%;占细菌L型阳性分离物62.50%。研究结果为生猪胆囊沙门菌L型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检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瓜是临沂市蔬菜生产的主栽品种之一。阐述了棚室黄瓜灰霉病的症状、病原特性、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并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棚室黄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为此病的继续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花1号是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科学筛选,从野生种中选育出的性状优良的金银花新品种。春季选择较易灭菌且萌发力强的当年带顶芽的茎段,通过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新生芽、不定根的诱导(采用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得到了适合中花1号组织培养的体系,为金银花脱毒快繁、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蒙丹一号丹参的主要生育期,通过不同光照强度的影响,测定丹参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研究光强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适度遮荫有利于丹参植株的营养生长与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莒南县花生的产业发展优势,通过连续几年对优良花生品种进行高产栽培的试验,总结出出口型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着重对出口型大花生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配方施肥、化控和防病治虫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做到了良种良法配套,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过瘤胃胆碱添加量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胎次、预产期、体重、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每头牛的饲粮中每天添加0、30、60或90 g过瘤胃胆碱(氯化胆碱含量分别为0、7.5、15.0、22.5 g).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5 d.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组织培养的方式繁育四倍体金银花种苗。选择外植体,试验选择较易灭菌,且萌发力强的春季当年带顶芽的茎段。通过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新生芽、不定根的诱导(采用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对生长激素6-BA和NAA浓度进行调节),得到了适合四倍体金银花进行组织培养的体系。为四倍体金银花进行脱毒快繁,工厂化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BIBAC)载体具有克隆大片段DNA构建文库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双重功能.利用BIBAC载体,在双子叶植物烟草和番茄中已实现了大片段DNA的转移,但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水稻基因型、不同农杆菌菌株,对水稻进行了BIBAC2载体的转化研究.水稻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经过1~2次继代培养,在含乙酰丁香酮的N6培养基上预培养3 d,在含BIBAC2载体的农杆菌中侵染10 min,26℃下共培养3 d.感染后的愈伤组织在含25~50 mg/L潮霉素培养基上经过4~8周的筛选,共得到了66株抗性再生植株.通过对抗性植株中GUS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PTII基因的PCR检测和ELISA检测,HYG基因的PCR检测,确认2株阳性植株来自EHA105菌系侵染的中花15号愈伤组织,1株阳性植株来自EHA105菌系侵染的中花8号愈伤组织,转化率分别为2.9%和0.9%.结果表明,BIBAC2载体已被成功导入了水稻基因组中,转化效果EHA105菌株优于C58C1菌株,中花15号、中花8号优于中花10号和中花11号.结果还表明,利用三亲交配法可以将大于23.5 kb的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初步建立了BIBAC2载体转化水稻的技术体系,为利用BIBAC系统向水稻转入大片段DNA和多个外源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