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旅游区蝶类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风蝶科有2种,粉蝶料7种,眼蝶科8种,蛱蝶科16种,弄蝶科11种,灰蝶科10种,共54种。  相似文献   
2.
人参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兆荣  张洪喜 《特产研究》1994,(4):32-35,59
  相似文献   
3.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东方红150型小四轮拖拉机半轴(图1)原工艺要求对A段进行高频淬火。由于轴B段上有键槽C,淬火时电流在键槽边缘产生集肤效应,使键槽边缘出现裂痕,从而造成零件批量报废。  相似文献   
4.
1075集草车是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开发的新产品,作为1075联合收割机的附件,它能够将从逐稿器排出的草收集成堆,而且集堆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实现了用户对茎秆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4种栽培方式(农户习惯、高产高效、高产、保产增效)产量构成、干物质及氮、磷、钾的累积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方式下产量最高,为11 135.8 kg/hm2,较农户习惯增产112.7%.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玉米生育后期子粒干物质分配比例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成熟期后高产栽培方式下氮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磷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农户习惯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与转运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最大,氮、磷、钾转运量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最大.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中钾的累积比例显著低于氮、磷,其钾转运贡献率比氮、磷转运贡献率高20%~200%.  相似文献   
6.
不同根构型玉米的根系形态及其对密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对8个测交种的根系形态及在0~60 cm土壤剖面的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长、根干重和根拔拉力均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L105和L109属于大根系基因型;L172和L224属于小根系基因型。L132、L160、L224对密度的反应较为敏感,L219对密度的反应较为迟钝。在增加种植密度后,各基因型根系均有纵向延伸的特征,不同基因型根长和根干重在不同土壤层次间分布比例差异较大,且其对密度的反应仅表现在特定的土层内。  相似文献   
7.
<正> 梨叶斑蛾(Illiberis Pruni Dyar)又称梨星毛虫,俗名饺子虫、梨包叶虫、裹囊虫、舐虫等。近年为害渐趋严重,据甘肃报导该地区果园梨星毛虫的为害减产41—87%。由于叶片被害,树势衰弱,抗病能力下降,导致腐烂病严重发生。或者叶片被吃光后重新发芽,严重影响来年产量。幼虫为害梨、苹果、沙果、海棠、花红、李、槟子、杏、桃、樱桃、山楂、榅桲、枇杷,该虫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各省均有分布。生活习性以2—3龄幼虫越冬,共中3龄幼虫占92.5%,2龄幼虫占7.5%,越冬地点在主干  相似文献   
8.
9.
1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猪的传染病 (包括寄生虫病 ,下同 ) ,保护养猪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 ,根据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和农业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下同 )有关规定 ,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本规程所指猪传染病为《实施细则》第三条中规定的猪的传染病。第三条 本规程适用于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养猪场。第四条 猪场工作人员 ,必须严格遵守本防疫卫生规程。2 场址的选择、建筑和布局第五条 猪场场址应该选择地势高燥…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根系特性及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耕作方式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比较东北中部雨养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法】  2011―2012年,在吉林省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种耕作方式:浅灭茬后直接播种 (对照,T1),苗带深松后镇压 (T2),行间深松且苗带镇压 (T3),苗带行间全部深松 (T4)。在6展叶期、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取0—60 cm土层的植株根系样品,分析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根系生长发育特征。  【结果】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产量差异显著 (P < 0.05),两年平均值表现为T3 > T2 > T1 > T4,T2处理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8.1%和10.2%。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吐丝后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吐丝后累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 (P < 0.05)。T2和T3处理下的氮、磷、钾累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0.4%~3.6%、16.9%~33.8%、70.5%~82.1%,T3处理增幅高于T2处理。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各生育期的总根干重、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 (P < 0.05),其中,6展叶期至成熟期,总根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的增幅分别为9.8%~22.8%、16.1%~33.1%、19.9%~38.2%。T2和T3处理在各土壤剖面的根系形态均优于T1处理,其中以T2处理最佳,且在20—40 cm土层间差异最为显著 (P < 0.05)。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下各生育时期在20—40 cm土层的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平均增幅为34.1%、48.3%、47.8%,根直径平均增幅为22.1%。  【结论】  与浅灭茬后直接播种相比,苗带行间全部深松不利于根系发育,而行间深松且苗带镇压方式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和纵向延伸,尤其是在20—40 cm土层根系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明显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深层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玉米花后累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