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培养、蔬菜栽培、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再利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直观地揭示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和不同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方法]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定量估算.[结果]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9.68亿元人民币,其中生态环境调节与维护功能的价值最大,其次是文化社会功能价值,物质生产功能价值最小.通过比较各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所占比例得到各子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调蓄洪水>水质净化>涵养水源>旅游休闲>物质生产>科研教育>供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大气组分调节.[结论]该研究首次定量评估了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对有针对性的开发和保护巢湖湿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洞庭湖区1950-2017年农业水旱灾情资料和1956-2017年的径流量数据,采用水旱灾害受(成)灾率、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和重标极差分析(R/S)等方法,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洞庭湖区农业水旱灾害的程度、风险性以及趋势。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蓄水后,(1)水灾受灾率由6.65%降至1.21%,成灾率由2.97%降至0.71%,旱灾受灾率由5.97%降至2.48%,成灾率由2.98%降至0.99%。(2)水旱灾害成灾率在≥5%,≥10%,≥15%和≥20%时,水灾风险概率分别为0.415,0.192,0.057,0.025,旱灾风险概率依次为0.518,0.359,0.037,0.001,水灾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成灾率≥5%,≥10%)、低风险(成灾率≥15%,≥20%),旱灾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成灾率≥5%)、中高风险(成灾率≥10%)、低风险(成灾率≥15%,≥20%)。(3)该区水旱灾害风险趋势为水灾风险将呈现减轻趋势,而旱灾风险将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巢湖湖区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环境问题,当前对底泥的污染缺乏深入研究。以巢湖湖区底泥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对湖区底泥中pH、Cd、Hg、As、Pb和Cr6项进行监测,选用标准值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监测点位的污染状况,通过方差分析法来评价两年数据的差异性;采用插值法绘出湖区底泥各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来评价底泥中各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巢湖湖区底泥污染程度等级为清洁,2年的监测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湖区中部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湖区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不高,其中Hg的污染程度相对较大,Cd、Pb次之。  相似文献   
5.
在室外条件下,通过在人工模拟河流水体内构筑浮床,研究了蕹菜、美人蕉2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1d.结果表明,蕹菜和美人蕉均长势良好,相比美人蕉浮床,蕹菜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进程明显较快.2种浮床系统对水体铵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和39%;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36%.本项研究不仅丰富了治理典型入巢湖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而且为浮床植物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0—2021年巢湖水华暴发面积、频次、藻密度及叶绿体a含量,分析了巢湖近10年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巢湖蓝藻在每年4—9月增殖较快,巢湖蓝藻水华暴发面积在2010—2018年呈上升趋势,2018年达434 km2,为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拐点,此后水华面积下降。2017—2021年巢湖藻密度稳中有降,水华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水华暴发频次未见减少。基于近10年巢湖营养盐浓度、气温、水位、降雨量、日照时数数据与蓝藻水华暴发面积的相关分析表明,氮、磷营养盐是诱发巢湖藻类增殖的主要原因,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水位等气象水文因子为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