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
为了研究铁路沿线沙生植物种子风传扩散机制所体现出的生态适应策略,本文以辽西北铁路沿线沙区段5种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借助流体动力学方程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采用数值风洞方法,模拟预测了在不同风速及释放高度条件下各物种种子扩散时间和扩散距离的变化趋势。软件模拟结果表明,(1)在释放高度和风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5种蒿属植物种子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与种子重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随着种子重量的增大,其水平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减短。(2)在释放高度相同风速条件不同的情况下,5种蒿属植物种子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与风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种子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加。(3)在风速条件相同释放高度不同的情况下,5种蒿属植物种子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与释放高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种子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随着释放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种子重量、风速及释放高度是影响种子扩散时间和扩散距离的敏感因素,在铁路沿线沙化地区筛选适宜的植物防沙措施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应结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沙区植被恢复研究中,植冠种子库作为沙生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逐渐体现出它独具特色的生态功能。为了探讨风沙干扰下的植冠种子库在种群繁衍过程中的作用及揭示沙生植物的适应机制,通过选择具有植冠种子库的典型沙生植物,采用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野外调查等方法,系统研究植冠种子库在个体和景观尺度对种子库时空格局的影响、植冠种子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植冠种子库通过调节繁殖体传播、种子库时空格局、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减缓季节性干旱、风蚀沙埋对种子供应和幼苗生成造成的威胁,提高沙生植物补员和定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从铁路风沙危害的特点及植物防沙应用实例2个方面分析了植被恢复对防治铁路沙害的作用,并从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及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重要性2个方面评述了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意义。指出铁路沿线沙区段的植被恢复对于铁路的安全畅通至关重要,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意义不容忽视。并提出应针对铁路沿线的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在种子脱落动态、不同尺度上植冠种子库对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的影响、种子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从植冠种子库角度揭示铁路沿线沙区段沙生植物的特殊繁殖适应对策,分析其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探讨植冠种子库所体现的生态功能在铁路建设植物防沙措施中的意义和价值,为沙区铁路建设的沙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防治多种刺吸式害虫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虫啉防治多种刺吸式害虫效果好孙淑真,朱岩,郝立新,马君玲,袁润霞(河北石家庄化工厂,050031)吡虫啉,又叫咪蚜胺、蚜虱净,通用名Imidacloprid,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88年首先合成。在国内,石家庄化工厂与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合作,于19...  相似文献   
5.
10%吡虫啉WP防治梨木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2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10000倍、8000倍、5000倍、3000倍液喷雾防治1次。药后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4%、94.0%和93.6%;药后3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6.5%、91.5%、95.7%和95.1%;药后7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6%、94.9%、96.8%和98.0%;药后14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辽西北铁路沿线沙区段4种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方法]比较研究了植冠储藏种子重量形状和种子萌发特点,[目的]分析特殊生境不同蒿属植物繁殖对策的功能差异及其在植被更新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万年蒿和大籽蒿的种子形状偏圆形、重量大,野艾蒿种子形状偏扁平、重量小,只有黄蒿种子不仅小且近圆形,推测黄蒿可能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万年蒿、大籽蒿、野艾蒿和黄蒿的种子萌发格局表现为前期萌发迅速,后期萌发缓慢;野艾蒿和万年蒿种子萌发持续时间长,具有分摊萌发风险的机制,大籽蒿和黄蒿萌发持续时间短且萌发速率高,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萌发条件适宜即能大量快速萌发。[结论]铁路沿线沙区段蒿属植物特殊的繁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种群生存的风险,使种群得以持续繁衍,所反映出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植冠种子库结合粘液繁殖体对典型沙生植物乌丹蒿在种群繁衍过程中适应沙丘流动性的生态功能,笔者总结了以往对乌丹蒿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特性的研究,分析了乌丹蒿的植冠种子库延迟脱落种子特性、对种子库、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粘液繁殖体的粘液促进种子抗远距离传播能力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乌丹蒿同时通过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来保证母株周围种子的持续供应和幼苗的集群形成。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通过调节繁殖体传播、种子库格局、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来减缓风蚀沙埋、季节性干旱对种子供应和幼苗生成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沙生植物补员和定居的成功率。2种机制在乌丹蒿种群繁衍过程中的作用对揭示沙生植物的适应机制、恢复沙丘植被和保护沙丘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肥力提升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吉林省梨树县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培育实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40%WHC和100%WHC)下,生物质炭种类(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和稻壳生物质炭)和施加量(0%、1%和4%(w/w))对黑土N2O排放及硝化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生物质炭施加量的增加,土壤N2O排放呈下降趋势,4%高量秸秆生物质炭添加下,土壤N2O排放量仅为1%低量秸秆生物质炭添加下的33.9%。同时土壤NO- 3-N也表现出一致性规律,4%高量生物质炭添加下土壤NO- 3-N含量显著低于1%低量生物质炭。在100%WHC土壤水分状况下,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土壤N2O排放,而稻壳生物质炭则显著降低了土壤N2O排放。高土壤水分显著促进了土壤N2O排放,进一步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所证实,高土壤水分通过增加nirS基因丰度进而促进了土壤反硝化作用过程,而4%高量稻壳生物质炭添加下nosZ基因丰度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添加,表现出更强的N2O还原潜力。尽管amoA-AOA基因丰度在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下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amoA-AOB基因丰度在高量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添加下显著下降。结果说明,土壤水分和生物质炭通过影响土壤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的营养底物和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土壤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规律,为黑土区农田合理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托长期定位试验平台,采集典型黑土区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微宇宙试验,设置4个土壤水分含量梯度(40%WHC、60%WHC、80%WHC和100%WHC)模拟土壤湿度环境,土壤样品在(25±1)℃下连续培养7天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黑土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揭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水分对农田黑土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影响显著。硝化微生物AOA基因拷贝数在60%WHC下最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AOB基因拷贝数变化随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由多到少依次为100%WHC、60%WHC、80%WHC和40%WHC。反硝化微生物nir S和nos Z基因拷贝数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在土壤含水量为100%WHC条件下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是40%WHC条件下的38和2.7倍。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