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常熟市新增插秧机311标准台(其中高速插秧机78台),插秧机拥有量超过1000台,机插秧面积达8.41khm2,机插水平增加到46.28%。为更好地做好机插秧推广工作,2008年7月份常熟市农机局分别在辛庄镇、虞山镇、尚湖镇、海虞镇及古里、支塘、梅李、董浜四镇(以下简称其他镇)分片召开了机插秧户座谈会,共120多人参加。座谈会上还以调查表形式对育秧、插秧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2.
<正>常熟历来是江南"鱼米"之乡,随着经济发展,正在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基本现代化中包含了农业现代化。目前常熟拥有水稻面积33万亩,三麦面积20多万亩,农民的传统"三弯腰"已由近700台套的拖拉机解决。其中上海纽荷兰550、700、704系列拖拉机占有量达70%以上,随着机具的增加,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遇见的故障也层出不穷,笔者结合近十年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望在实际使用中有所帮助。故障之一:中拖配套旋耕机作业,液压系统产生问题。主要现象表现为1、不升;2、不降;3、升降速度慢。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寻桂糖3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在河池蔗区推广桂糖32号提供栽培技术指导。[方法]试验研究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1:7.5万芽/hm2、2:9.0万芽/hm2、3:10.5万芽/hm2、4:12.0万芽/hm2和5:13.5万芽/hm2)对桂糖32号萌芽率、分蘖率、产量构成因子、蔗茎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萌芽率和茎径影响不大;桂糖32号分蘖率随其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有效茎数、产量及含糖量随其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7.5万芽/hm2相比,9.0万、10.5万芽/hm2种植密度能增产3.99、4.47 t/hm2和增糖0.23、0.74 t/hm2,而12.0万、13.5万芽/hm2种植密度能显著增产7.63、12.01 t/hm2和显著增糖1.57、1.75 t/hm2。[结论]河池蔗区桂糖3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在12.0万~13.5万芽/hm2,最佳的种植密度在13.5万芽/hm2左右,在此密度下可获得较高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宜州市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宜州市洛东乡、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定有代表性的蔗地作为测报点,共设3个,每个测报点设3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进行条螟、二点螟和黄螟的性诱测报,调查螟蛾诱捕量。[结果]宜州市蔗区条螟占总诱蛾量的71.6%,二点螟占24.5%,黄螟占3.9%,2010~2012年螟虫始见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4月上旬,盛蛾期出现在4和6月,2次盛蛾期中二点螟较条螟分别早7和20 d,2012年诱蛾量较2010、2011年明显突出。[结论]宜州市蔗区主要受条螟为害,二点螟次之,黄螟零星发现,条螟、二点螟交叉为害,性诱剂对发生于前期的第1、2代螟蛾测报效果明显,防治应于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重点喷药,2012年宜州蔗区条螟、二点螟暴发性突出,螟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本文分析内容仅针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县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制订的管理控制层面,主要探讨管理活动中与效率性、效果性等目标实现有关的控制。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实施以来,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常熟位于江苏省南部,历来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称号,现拥有水稻种植而积33万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常熟在水稻项目上已全程实现机械化(机播、机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农机化重大技术集成推广项目"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NJ2012-32)要求,常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执行其中"设施蔬菜生产主要环节及收获初加工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NJ2012-32-05)项  相似文献   
10.
Al~(3+)在茜素红——三乙醇胺(pH=7.6)——亚硫酸钠体系中,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检测下限为1.10×10~(-9)mol/L,线性范围为1.10×10~(-9)~2.21×10~(-6)mol/L,可准确测定茶叶中铝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