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6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土壤质量评价等夯实三普工作路径,提出推进土特产适宜性评价、开展城市土壤分类专项研究、需求导向加密布点等工作深化方向,为全市全面推进土壤三普提供经验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有效、高效、时效的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本文结合我国耕地实际情况,从资源配置、管控制度、耕地保护立法、耕作层破坏标准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耕地“非粮化”耕作层破坏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尚未设立耕作层破坏认定国家标准,故而设立耕作层破坏认定标准十分迫切。本研究针对耕地“非粮化”现象,根据实用易操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照法律与国家标准、因地制宜、理化生指标兼顾五个原则,运用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思想,拟定了包括耕作层厚度、人为侵入体含量、砾石含量、土壤环境质量、pH、有机质含量、容重、耕层质地、生物多样性、盐渍化程度十项指标的耕地“非粮化”耕作层破坏诊断标准。探讨了耕地“非粮化”耕作层破坏诊断标准的设立,并提出建立耕地破坏信用制度、考虑被破坏耕地的等别、开展试点工作、成立专门的鉴定机构、积极引导农户、完善种粮补贴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位于河南中西部褐土土类的7个典型单个土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确定了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诊断标准,供试剖面中诊断出包括黏化层、钙积层、雏形层、氧化还原特征、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7个剖面中,4个划归淋溶土纲...  相似文献   
5.
从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采样质量监督检查角度入手,以华北区为主,结合资料检查与现场检查案例,分析试点县外业样品采集工作的共性问题。包括点位布设、调查采样、选项设置、土壤分类、剖面描述、填报信息、内部自检、关联信息八个方面。建议注重外业采样培训的土壤发生分类理论与应用性、加强布点的时效性与代表性、提高土壤理化生性状的调查联动性、保证环节的衔接性与覆盖性、提升终端的便利性与交流性、保障剖面采样人员的专业性与资格性等,以期更好地总结试点经验,为明年全面铺开的土壤普查外业采样工作提出参考依据,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疆地区草甸土形态的变异和成土特点,从新疆地区选取了10个代表性的草甸土剖面,详细分析了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质地、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pH、电导率、碳酸钙和全盐含量等指标,又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行检索,确定10个草甸土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探讨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问题.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梳理“非粮化”管控措施,探讨未来“非粮化”管控的重点方向,可以为“非粮化”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基于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总结“非粮化”的概念、类型、现状、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当前对“非粮化”的概念与类型尚未达成一致,我国“非粮化”现象呈扩大趋势且经济发达地区与南方地区“非粮化”率较大,“非粮化”原因主要包括种粮经济效益低、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耕地资源多宜性、政策执行偏差、农户自身因素;不同的耕地“非粮化”行为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存在较明显差异。针对“非粮化”问题所采取或建议的措施,包括法规措施、经济措施、破坏鉴定措施、规划措施,但是目前关于利用差别管控措施治理“非粮化”的研究数量与深度尚且不足。针对当前管控存在的法理说服力较弱与治理隐患性较大的问题,建议今后在耕地保护法律中设立相应条款,并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县级划定粮用单元、食用单元、农用单元,制定各管控单元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与差别管控办法。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个典型干旱土和盐成土的代表性单个土体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基于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确定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中的归属。研究过程中发现CST对于干旱表层的判定条件与盐积正常干旱土的定义有矛盾之处,致使分类时将一些含有盐积层的土壤划归到干旱土中,从而使干旱土扩大,盐成土减少,不利于盐成土的改良利用。本文提出修改建议,在干旱表层定义(2)后加上不满足盐积层条件的限定,将盐积正常干旱土的盐积层出现深度改为30 cm以下。还建议在钙积正常干旱土下设立高盐钙积正常干旱土亚类。并且按照建议方案对供试剖面进行归属。进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之间的参比。本文可以为修订和完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四版)提供资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