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许振柱  于振文 《作物学报》1997,23(3):370-375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叶的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升高,膜脂 酸不饱和度降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异常,甚至裂解,质膜内陷,胞液泡化,胞壁层次减少。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损害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加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
草地植被盖度的近距离遥感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盖度或者覆盖度是植物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数量指标。通常的目视估测植物群落盖度方法不仅精度低,而且因人而异。本研究采用近距离遥感方法测定草地植物群落盖度,该方法主要包括数据获取、图像处理、像元数量提取和盖度计算4个部分。精度评价表明,该方法测定的绿色植被盖度误差很小,与目视估测方法比较,它具有客观、一致和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2个高产小麦品种吸收利用不同来源氮素的差异。结果表明:1)同一灌水条件下,泰山23(T23)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来自肥料氮的量、来自土壤氮的量、肥料氮和土壤氮开花期在营养器官中的总积累量及成熟期在子粒中的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山农664(S664)。2)泰山23底墒水+拔节水处理(W1)营养器官中积累的肥料氮向子粒的转移量显著高于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处理(W2),土壤氮的转移量W1与W2处理无显著差异;山农664营养器官中积累的肥料氮和土壤氮的转移量均为W2显著高于W1处理。3)泰山23的子粒蛋白质含量、灌溉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为W1显著高于W2处理,子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在W1与W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山农664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为W2显著高于W1处理,子粒蛋白质含量、氮素利用效率、灌溉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W1与W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与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分析,W1和W2处理分别是泰山23和山农664高产高效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4.
灌溉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7 d和14 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但至花后35 d,济南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鲁麦21则以该处理最高.干旱能促进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灌浆初期的积累,但至灌浆末期转为降低.土壤水分亏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方法模拟羊草干物质积累和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 5个水分梯度的响应表明 :轻度、中度干旱与对照相比 ,羊草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RWC )有所升高 ;严重和极严重干旱使RWC显著降低。干旱降低植株生物量 ,后期的降低幅度远远大于前期 ,反映出羊草叶片水分状况对适度的土壤干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而过度干旱对羊草的生长造成威胁。鞘的分配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而根茎的趋势与鞘相反 ,表明鞘的暂储物质有可能向根茎转移。干旱促进早期根的分配和根冠比增加 ,后期降低 ,表明羊草在受到持续干旱后 ,通过增加根部的比重来提高抗旱性的能力逐渐降低。干旱降低了光合速率 ,增加了胞间CO2 浓度 ,但对水分利用率 (WUE )的影响随日进程而波动 ,在上午 10时干旱促进了WUE升高 ,其他时间无显著影响 ,表明光合参数对干旱的响应受日进程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条件下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旱地冬小麦能利用较深层次的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亏缺程度不同,冬小麦利用土壤水分的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土壤干旱对小麦叶片光合和氮素水平及其转运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两个冬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1)的叶片氮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其转运效率对4个土壤水分水平分别占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55%~60%、40%~45%及30%~35%)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度和严重土壤干旱显著降低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氮素含量和生物产量,但中度干旱提高了叶片氮素转运效率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尽管高蛋白小麦品种济南17叶片的氮素含量较低,但氮素转运效率较高,适度土壤干旱对其籽粒蛋白质的激发作用亦较强。表明适度土壤水分亏缺可促进叶片氮素向籽粒运转,有利于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8.
1981~2006年锦州大豆产量与水分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81~2006年大豆产量与水分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一元及多元回归分析,当P〈0.05时认为回归分析显著。[结果]近20年来,大豆生育期累计日照时数的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12.0%,但0℃以上年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年际波动较小,变异系数为5.6%;日照时数和积温与大豆产量无明显相关性;降水量与生物量呈较强的显著正线性相关,收获指数与生育期呈负相关;全生育期、三叶期、出苗期、结荚期、鼓粒期和分枝期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依次减小,而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对大豆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阐明了大豆产量波动规律及其气候区驱动机制,为在干旱缺水条件下实现大豆的稳产高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大豆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4月底到9月底对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2005年玉米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值为3.16 μmol (CO2)·m-2·s-1, 最大值为4.77 μmol (CO2)·m-2·s-1, 出现在7月28日, 最小值为1.31 μmol (CO2)·m-2·s-1, 出现在5月4日.通过建立土壤呼吸速率与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回归方程, 对土壤异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进行间接估算.玉米生长季中, 土壤异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在36.4%~56.9%之间波动, 均值为45.5%.假定玉米果实和秸秆中的碳在收获期间未从农田中转移走, 2005年整个生长季中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为-1 127.0 g (C)·m-2, 碳交换速率在0.52~ -18.05 g (C)·m-2·d-1之间波动.玉米生长初期,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的弱源; 玉米播种后36 d一直到收获,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玉  谷淑波  于振文  许振柱 《作物学报》2011,37(11):2030-2038
以小麦品种藁城8901、9411、济南17、烟农19、泰山23和鲁麦21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贮藏蛋白各组分含量积累动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依据国家标准GB/T17892-1999,将6个品种分为一等强筋(I)、二等强筋(II)和中筋(III) 3组。I组和II组比较,籽粒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I组籽粒谷蛋白含量高于II组,醇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醇/谷比值)低于II组。花后20~36 d,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为II组>I组>III组;花后20 d,谷蛋白含量为I组显著高于II组和III组,醇/谷比值为II组显著高于I组和III组;花后28 d和36 d,谷蛋白含量为I组>II组>III组,醇/谷比值为II组> III组>I组,表明灌浆中后期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积累速率的不一致性,导致不同品种醇/谷比值的差异。花后12 d,I组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显著高于II组和III组;花后20 d至成熟期,为I组>II组>III组。不同组间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积累动态的差异与谷蛋白一致。花后12 d和20 d,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籽粒谷蛋白含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比值(HMW/LMW)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花后20 d,其活性与醇/谷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花后20 d和28 d,内肽酶活性与谷蛋白含量、HMW/LMW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醇溶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籽粒灌浆前中期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中后期内肽酶活性高,则籽粒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及HMW/LMW高,醇/谷比值低,利于形成一等强筋小麦的蛋白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