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腐殖质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的分布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干筛法测定得到的R0.25在53.2%~71.3%之间,MWD在1.98~2.59之间,GMD在0.96~1.14之间,分形维数在2.70~2.83之间;湿筛法测定的R0.25、MWD、GMD均为天然草地最大,25年柠条、15年柠条次之,坡耕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腐殖质碳含量在0.53~2.67 g/kg之间变化,1~0.25 mm大小的团聚体腐殖质碳含量相对高于其他粒级团聚体.逐步回归表明,影响团聚体大小分布和水稳性的因素是1~0.25 mm大小的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上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上黄试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60个样点的采样分析,结合地统计学原理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性差异。表层0-10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9.544g/kg,明显高于10-30cm的7.10g/kg和30-60cm的4.63g/kg。通过Kriging插值法估算,其结果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由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图可知,0-10cm,10-30cm和30-60cm 3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天然草地和柠条纯林高于川台地和河滩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的特征,与动植物在土体中的垂直分布格局、人类社会活动及区域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牛粪、蚓粪对关中塿土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探索培肥塿土的有效方式。【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质量比例为 5%、10%、20% 和 25% 的牛粪、蚓粪施入塿土中,在室内物候箱内培养 60 d 后, 分别测定牛粪、蚓粪对塿土土壤肥力特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牛粪和蚓粪施用量的不断增加, 塿土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5% 牛粪有利于提高土 壤中有效磷、有机质、全氮和铵态氮含量,而 20% 蚓粪则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和有 效磷含量且处于各处理最高值。【结论】施入牛粪、蚓粪均能显著提升塿土的土壤肥力,尤其是 20% 蚓粪或 25% 牛粪。牛粪、蚓粪可作为高效的有机肥,应用于塿土培肥,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加强农业 面源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及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的作用改变了科学界对土壤有机碳(SOC)形成和固持的认知。土壤微生物残体与矿物结合形成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MAOC)加深了对SOC固存的理解。MAOC是以土壤微生物残体C为主的SOC组分,主要由分子量相对较低且可识别的微生物残体与矿物表面结合而成。由于MAOC对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库的贡献超过50%,且周转时间较长(百年—千年尺度),研究其形成过程和稳定机制已成为碳中和背景下土壤碳汇的焦点。现阶段的研究明确指出,MAOC的形成和稳定不仅与微生物残体C密切相关,还与土壤矿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基于此,聚焦土壤微生物“碳泵”调控SOC形成这一前沿科学问题,围绕土壤微生物残体贡献MAOC形成这一科学构架进行概述,旨在揭示不同来源LMW—DC(溶解态低分子量C底物)对MAOC形成的贡献,探讨土壤矿物对LMW—DC选择性吸附机理,探究MAOC贡献稳定C库的影响因素。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能从分子水平出发,探究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类型及土层深度微生物的调控差异,为土壤有机碳固持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