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自然降雨对广西赤红壤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然降雨对赤红壤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为赤红壤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野外径流小区原位观测试验,测定2020年5—10月次降雨下广西壮族自治区赤红壤坡耕地(蔗地)、撂荒地和裸地的产流产沙量,结合降雨特征分析,探讨降雨特征及分布对赤红壤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结果] ①2020年5—10月,坡面径流和侵蚀量整体上表现为:裸地>蔗地>撂荒地,不同处理下坡面径流和侵蚀均主要集中在8月,其中撂荒地径流和侵蚀各月差异相对较小。②不同处理次降雨降雨量与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雨历时显著影响蔗地和撂荒地坡面径流量。中雨和暴雨降雨等级占观测期内侵蚀性降雨总量的70.9%,其产生的径流量占蔗地、裸地和撂荒地处理坡面径流量的68.2%,78.6%和67.8%;暴雨降雨等级是坡面侵蚀量的主要来源,占不同处理下总侵蚀量的63.8%~83.4%。[结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赤红壤坡地区域,与裸地相比,蔗地和撂荒地能够有效减小坡面产流产沙量,且撂荒地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降雨量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最关键的因子,中雨和暴雨降雨等级是坡面径流和侵蚀的主要来源,坡面径流和侵蚀分布特征受降雨分布和降雨频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现有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所属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土壤类型、地质岩性、行政区等状况,分析了当前广西存在的监测站网未实现所有水土流失类型区全覆盖、监测能力不满足实际需求、监测站点运行保障不规范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完善广西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自动化水平、构建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强化监测站点运行管理制度建设等措施,以推动广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防治广西岩溶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江村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监测,分析该区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消长情况,总结小流域治理成效。结果表明,治理后的江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462.77 hm~2,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了25.66 t/(km~2·a),江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选取农业人口密度、土地开垦率、人均粮食产量、种植指数、单位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单位面积GDP、15°坡耕地面积等7个人类活动指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指数定量分析各指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用干扰度指数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干扰。结果表明,影响广西土壤侵蚀的人类活动干扰度指数范围为0.47~2.36,从综合干扰度分析土壤侵蚀的人地关系,把影响土壤侵蚀的人类活动划分为微度干扰区、轻度干扰区、中度干扰区、重度干扰区、极重度干扰区,基于各干扰区提出有针对性的土壤侵蚀预防措施,减轻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广西土壤侵蚀治理提供人类活动响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西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S软件对广西进行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分析研究,根据广西1965—2010年的日降雨量变化数据,估算出年均降雨侵蚀力,计算其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并使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生成空间分布图,结果发现:广西的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整体上呈现出从桂东南、桂东、桂东北向桂西北递减的趋势;46年间广西大部分地区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小部分地区呈减小趋势,减小区域分布呈双向弧状;广西年降雨侵蚀力变化情况只有4个气象站点通过了显著性为0.05的置信度水平检验,显著性气候变化站点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