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智能变电站的可靠、经济运行,要通过高度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对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来实现,从而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管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完善性、安全性、准确性、灵敏性决定着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发现故障,切除故障,恢复送电,减少由于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何更加高效地提高电能使用效率,节能环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的稳定性,将是未来电力企业研究的重点。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迅速,人类生活越来越便捷,众多移动终端软件的生成,使办公由计算机转移到手机,文章研究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平台智能变电站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对提高监控系统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资源生态模型计算阿克苏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根据已知年数据,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2012 ~2024年的生态赤字(盈余)趋势.结果表明,该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先增后减,水资源承载力趋于平稳,说明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趋势从不合理逐步发展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但水资源利用仍然处于赤字状态,因此阿克苏地区水资源问题依然紧迫.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土壤有机碳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对乌鲁木齐河流域6种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与水热指标之间呈现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相关性,与降水指标呈较显著正相关,与各温度指标呈较显著负相关;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变化与水热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呈现不同特征,相关程度虽有不同,但总体符合与降水正相关温度负相关的特征;通过人为控制研究区气温与降水指标条件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降水增加有机碳含量可能减少;在控制降水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有机碳含量可能增加。研究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序列,气候变化不会导致研究区土壤碳库容量大幅变化。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一种从荒漠土壤中分离的单细胞绿藻———集球藻(Palmellococcus sp.)为试验材料,研究Hg2+胁迫对集球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Hg2+胁迫明显抑制了集球藻的生长和光合活性,表现为藻体生物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均发生显著性下降。随Hg2+胁迫剂量加大,集球藻细胞内可溶性糖出现一定程度的积累,而Hg2+胁迫明显抑制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集球藻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Hg2+胁迫导致集球藻细胞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理解荒漠土壤绿藻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及其适应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现阶段电网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无人机采集可视化视频、影像数据,并构建了具有完整功能模块的电网大数据可视化监控系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不同降雨强度下坡地覆盖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坡地覆盖对因地表径流泥沙流失的有机碳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高,土壤覆盖度越低,土壤有机碳流失量越高.影响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因素表现为降雨强度>土壤覆盖度>地面坡度.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由60 mm/h增至120 mm/h,土壤有机碳流失量增大.覆盖度较小时,降雨强度对土壤有机碳流失起决定作用.降雨强度≤60 mm/h时,植物覆盖层抑制土壤有机碳流失,重度覆盖(覆盖度100%)、轻度覆盖(覆盖度50%)与裸露地(覆盖度0%)相比,土壤有机碳流失量分别减少56.2%和36.3%.同时,土壤有机碳流失量随地面坡度由5°升至10°增加4.6%,初始产流时间提前14s.降雨强度与土壤有机碳流失量呈正相关,土壤覆盖度与泥沙流失量(土壤侵蚀量)以及土壤有机碳流失量呈负相关,径流中土壤有机碳流失量随着土壤侵蚀量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7.
发展黄姜前景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资源植物,其根茎中含有丰富的皂素物质,是提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被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使原料黄姜及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导致野生黄姜长期遭到大量采挖,自然资源几近枯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