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广西凤山县石漠化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恢复,其石漠化的土壤肥力效应有明显的变化,其土壤容重降低6.1%~16.8%,土壤总孔隙度增加7.5%~14.2%,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1.4%~32.7%,水解氮含量增加32.2%~55.6%,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77.1%~144.6%,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15.2%~35.7%,但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效应的影响序列为任豆(Zenia insign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模式任豆纯林模式香椿(Toona sinens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模式任豆-山葡萄(Cayratia corniculata)模式。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生态重建果园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喀斯特生态莺建示范区李果园、黄皮果园、火龙果园内设置样地,对其土壤中氮磷钾土壤养分含量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果园中氮、磷、钾养分元素含量随着果树生长周期对营养吸收量不同而呈现季节性变化,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空间垂直变化性变化明显,从土壤表层向下逐渐减少;在相关性方面,全氮和水解性氮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效磷相关性显著,全钾与有效钾不相关.9月示范区果园土壤氮的含量丰富,磷的含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而钾的含量严重不足.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层薄,水土保持能力差,养分不足、季节性差异大的环境特点制约了生态重建工作.根研究结果,建议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开展生态重建时,应对其土壤环境进行调查,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实施土壤改良,选择适宜的物种栽植,遵循生态恢复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在杉木、松树、桉树、一般阔叶树人工林中分别设置25-31块共110块30m×30m样地(分为9个10m×10m样方)进行每木调查,每块样地分别组合为100m~2、200m~2、300m~2、400m~2、600m~2和900m~26个不同面积的样地,分析了不同样地面积的林分平均直径()、平均高()、优势高(DH)、每公顷断面积(G)、每公顷株数(N)、每公顷蓄积量(M)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个优势树种中,不同面积大小样地的、、G、N、M总平均值均十分接近,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相对相差均在8%以内(松树、桉树和一般阔叶树绝大部分在5%以内);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DH呈增大的趋势,样地间各个林分参数的变动系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面积大小样地林分参数值与900m~2样地相应参数值的平均相对偏差,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样地面积达到600m~2时,所有树种组的、、DH、G及桉树的N、M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5%,杉木、松树和一般阔叶树的N、M偏差略大,但均小于8%;当样地面积逐渐增大时,其林分参数与900m~2样地相应参数偏差大的样地数量逐渐减少;不同面积大小样地的林木直径变动系数的总平均值十分接近,但随着样地面积增大,样地间的变化系数呈减小的趋势。根据以上结果,在采用抽样方法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时,样地面积以300-600m~2为宜,在进行林分参数建模样地设置时,600m~2的样地即可足够。  相似文献   
4.
空间生态位法在小流域森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对小流域森林资源各树种(组)的空间生态宽度进行定量测定,并通过测定结果对流域中森林资源的空间行为与空间决策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这对小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主要调查草原样地基本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主要植物种类、样地综合植被盖度等要素,综合测算广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广西共布设监测样地812个,测算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2.76%,较2019年提高0.93%,其中,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植物的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为84.11%、82.88%、89.00%。同时对关系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原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广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供重要基础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6.
凤山县石漠化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凤山县为研究区域,研究石漠化植被恢复模式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治理后的植物多样性、生长量和生物量、枯枝落叶贮量和最大持水量等几个方面的生态效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任豆(Zenia insign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模式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平均生物量、林地枯枝落叶层最大持水量等方面均高于其它几种模式,已成为当地石漠化治理的优势植被群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以机载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多源遥感巨树检测方法,准确、快速和高效地提取区域范围内巨树位置及信息,以有较大面积天然林分布、地形较复杂且高差较大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以2018年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及2015年获取的高分辨率航摄正射影像为数据源,建立基于多源遥感的巨树检测方法。对分类后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进行高程归一化处理,以20 m×20 m分辨率生成点云最大高栅格图;对点云最大高栅格图进行异常值检测,筛选出> 50 m的像元,并排除坡度> 60°区域的像元,生成巨树初检矢量;将巨树初检矢量叠加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及高分辨率航摄正射影像,进行人工判读,确定其是否为巨树。结果显示,在金秀县共检测出14棵巨树,与实地调研结果一致。以机载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多源遥感巨树检测方法,具有坚实的物理机理,利用机载激光雷达对地表进行精准三维刻画,辅以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可十分便捷、准确地识别巨树及提取巨树基本信息,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提升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保护、管理与利用水平,根据《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的评估指标及方法,对2022年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22年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154 755.92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80万元/hm2;各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表现为空气质量调节(51.33%)>牧草供给(14.87%)>土壤保育(14.44%)>水源涵养(8.25%)>养分输入(5.93%)>风景游憩(2.03%)>种质资源保育(1.95%)>气候变化减缓(1.09%)>微气候调节(0.11%);不同草原类型的价值表现为热性灌草丛类(87.47%)>热性草丛类(11.87%)>其他草原类型(0.66%)。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保护管理与利用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