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为选育适合豫东地区自然条件的高产高淀粉型甘薯品种,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生产试验,并测定各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干物质量、淀粉率及主要病虫害抗性。结果表明:徐薯22、商薯19和金玉3种能源生产专用型甘薯品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条件,其淀粉含量比当地主栽品种豫薯9号提高10%左右,产量提高5%~10%。大力发展能源型甘薯种植能使农民增收,使用生物质能源可有效减轻大气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基础上,提出知识创造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先是提出知识创造能力的指标框架,进而对中部六省的知识创造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各省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知识创造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旱灾严重危害中国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甚至危及全球粮食安全。以河南省为例,利用近30a的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旱灾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灾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较为显著,1981-2010年平均旱灾强度为16.64%,旱灾影响6.6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年因旱灾导致的粮食损失达到248.34×104 t,占全国7.7%左右。针对河南省旱灾现状,提出了4项应对措施:(1)积极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切实加强农业的抗灾能力与减灾体系建设;(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4)增强农业科技抗旱。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种植试验和室内分析鉴定,对11种甘薯的综合产量、淀粉率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应于能源作物的高产量、高能值、高抗性品种.结果表明,利用生物技术途径,结合常规育种方法,筛选培育出高产、高淀粉、抗糖化、抗逆性等适合工业能源加工专用甘薯品种3个(徐薯22、商薯19和金玉),淀粉含量和含糖量比当地主栽品种提高了15%,产量提高了5%~8%,可多生产乙醇1 687.5 kg/km2,增收6 075元/hm2左右.研究结果为商丘地区建成能源作物的种源地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中利用Landsat TM/ETM +/OLI遥感影像、SRTM4.1 DEM及ICESat卫星高程数据分别对结则茶卡湖流域的冰川和湖泊面积变化、高程变化、湖泊相对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1-2013年流域冰川由133.62km2±0.02km2退缩至130.26±0.02km2,共退缩3.36±0.02km2,退缩百分比为2.5%;2)1991-2013年流域湖泊由107.87km2±0.02km2增加至115.82±0.02km2,共扩张了7.95±0.02km2,扩张百分比为7.4%;3)2003-2009年流域冰川水当量高度共降低2.77±0.10m(0.40m·a-),冰川物质损失为0.38±0.01km3水当量;湖高程共增加1.46±0.10m(0.21m·a-1),相对水量增加0.16±0.01km3;4)太阳辐射和升温是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略有增加的降水不能弥补太阳辐射和升温的影响.冰川融水增加是结则茶卡面积扩张、水位升高的主要原因,略有增加的降水和增加的冻土退化和消融量目前不是湖泊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甘薯产量,同时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选取甘薯栽培技术中的移栽时间、种植密度、起垄宽度、起垄高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指标影响的主次依次为移栽时间、种植密度、起垄宽度、起垄高度;各组合中以第5组合(5月20日移栽,种植密度300株/67 m2,起垄宽度70 cm,起垄高度40 cm)的产量最高.从试验结果来看,适时早插,起垄适当,合理施肥是提高甘薯产量的重要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36年河南农作物干旱灾情时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6年河南省旱灾统计资料,基于Hurst指数、小波分析、专业化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对河南省农作物干旱灾情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36年河南农作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9167、0.8441、0.8011,过程均具有很强的正持续性;(2)河南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大周期变化嵌套小周期变化;(3)河南的旱灾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性,主要位于河南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地市,全省旱灾防控可向这些地区倾斜;(4)河南西北部地市的农业气象灾害中以旱灾为主,防控政策应向旱灾倾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