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农业耕作措施坡地水土流失特征。试验设计的坡地坡度分别为5°和15°,降雨强度分别为60、90、120 mm·h-1;耕作措施分别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相同坡度的平整坡地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各耕作措施坡地产流量显著增大1.51倍以上,最大增加幅度为等高耕作坡地的2.28倍。而坡地产沙量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增加不显著,当降雨强度增大到120 mm·h-1时,坡地产沙量显著增大;(2)与平整坡地相比,等高耕作在3个降雨强度下都具有明显的减流效益,减流量均大于15%,而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却不明显;(3)在5°坡地上,等高耕作和人工掏挖在3个降雨强度的减沙效益均大于25%,而人工锄耕减沙效益不明显;在坡度为15°、降雨强度为60 mm·h-1和90 mm·h-1时,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减沙效益与降雨强度关系无明显规律,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3个耕作措施都不能有效降低坡地产沙量。可见,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具有降低坡地产流量的作用,而对于坡地产沙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大坡度和大降雨强度下,不仅不能降低坡地产沙,反而加剧坡地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池州市乌沙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池州市第一个集机耕、机械育秧、机插、植保、机收、运输、修理为一体的农机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7月的晏塘农机协会。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苏豫皖地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空间分布规律,收集该区域1999-2019年间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的研究文献及相应地点的气象数据,运用Meta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气象因子驱动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用ArcGIS反距离插值创建预测图,并利用2019年在江苏实际取样测定的小麦籽粒蛋白质数据予以模型验证;最后根据国家小麦品质标准进行小麦品质区划。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中期的总日照时数升高而升高,随播种-孕穗、灌浆前中期的总降水量增加而降低。在苏豫皖各地处于同一气象等级条件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整体上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采用2019年多点抽样获得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验证,发现分省拟合模型的效果较好,相对误差在-10%~0之间。苏豫皖三省中,中筋小麦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中北部、安徽省中部少部分地区;中强筋小麦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北部、安徽省的北部、中西部和西南部、河南省的东北部;强筋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江苏省的南部和中部、安徽省的东南部最适宜弱筋小麦的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与渗透性冷冻保护剂配伍对羔羊睾丸组织冷冻效果的影响,以φ=10%DMSO、φ=10%EG、φ=10%DMSO+5g/L BSA和φ=10%EG+5g/L BSA为冷冻保护剂,测定冷冻前后羔羊睾丸组织的细胞活率、曲细精管完整率、睾酮浓度、抑制素质量浓度以及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表明,φ=10%DMSO+5g/L BSA组的细胞活率、曲细精管完整率、睾酮浓度、抑制素的质量浓度及AKP和ACP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新鲜组织);φ=10%EG+5g/L BSA组与φ=10%DMSO组的AKP和ACP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φ=10%EG组。说明φ=10%DMSO中添加5g/L的BSA能有效改善羔羊睾丸组织的冷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山羊SSCs中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本研究将60~75日龄的山羊睾丸(n=6)剪碎后,利用两步酶消化法得到睾丸单细胞悬液,然后通过两次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山羊SSCs,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山羊SSCs进行鉴定。随后,单独或联合添加EGF和PDGF-BB,体外培养山羊SSCs 6d,运用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中BAD、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睾丸单细胞悬液经两次差速贴壁纯化后,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SSCs。染色结果显示,纯化后的细胞大量表达SSCs的标记分子THY1和PLZF。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BCL2基因表达量均上调。其中,联合添加20ng/mL PDGF-BB+25ng/mL EGF处理组的中细胞的抗凋亡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5ng/mL EGF组的BCL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20ng/mL PDGF-BB组中的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所有试验组相比,对照组的促凋亡基因BAX和BAD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试验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精液的冷冻保存可使精液长期保存和运输,扩大精液的使用范围,使配种不受时间、地域、种畜生命的限制。充分利用优秀种公畜的遗传资源,加快育种工作进程,提高优良公畜的配种效率和种用价值。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冷冻山羊精液亟待应用于生产。山羊精液的冷冻保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获得理想的保存效果,需要平衡多种因素。从山羊精液冷冻保存剂成分、冷冻解冻的过程、冷冻过程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予以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精液冷冻保存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生精细胞发育规律,取1月龄、3月龄、6月龄及成年陕北白绒山羊睾丸组织,HE染色观察睾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曲细精管直径显著增大(P0.05),6月龄达到150.72μm,略低于成年羊(161.94μm)(P0.05)。(2)细胞层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月龄达到7.70层,显著高于1月龄和3月龄(P0.05)。曲细精管横截面细胞总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6月龄和成年绒山羊曲细精管横截面细胞总数显著高于1月龄和3月龄绒山羊(P0.05)。(3)3月龄陕北白绒山羊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最为丰富,占总细胞数的46.40%,明显高于1月龄(33.10%)、6月龄(9.10%)和成年羊(7.60%)(P0.05)。(4)精原干细胞标记基因(CD49f、PLZF、Thy1、ETV5、VASA、Oct4、Nanog、Nanos2)均在3月龄睾丸中高表达,其中Oct4、PLZF、Thy1、ETV5、VASA、Nanog及Nanos2显著高于1月龄、6月龄及成年羊(P0.05)。研究结果表明,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已经达到性成熟;与1月龄、6月龄和成年羊相比,3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睾丸组织含有更加丰富的精原细胞。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运用BioXM、DNAMAN、SignalP、ProtScale、PredicProtein、prosite、Smart和ProtFun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山羊BMP15基因cDNA序列信息,预测其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信号肽、功能结构域和功能等。结果表明,山羊BMP15基因编码区长1185bp,编码394个氨基酸,其基因序列及蛋白序列与绵羊、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亲缘关系近。BMP15蛋白序列在25和26位氨基酸之间存在最佳剪切位点,存在信号肽,属于分泌性蛋白,具有信号转导功能。BMP15具有细胞外被膜功能的可能性最大,达到12.822,推测其合成后可能被转运到细胞外膜上进行功能反应。BMP15蛋白序列有TGFβ功能结构域,位于293~394氨基酸区域,且作为激素在生理活动中传递信息的可能性最大。总的来说,山羊BMP15属于分泌性蛋白,可能作为激素进行信号传递来调控机体生理活动,这为进一步研究对BMP15蛋白的功能调节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模拟玉米茎秆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茎秆流是降雨过程中经玉米冠层截留后沿茎秆流向根部的水量,是种植坡地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根部的土壤侵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成熟期玉米茎秆流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试验土槽长为0.40 m、宽为0.23 m、深为0.14 m;采用直径为2 cm的PVC管模拟成熟期玉米茎秆,高度为1.2 m;模拟茎秆流量为5,10,15 g/s,用相同降雨条件下无茎秆流坡地作为对照措施;降雨强度为60,90,120 mm/h,降雨历时108 min,坡度为10°。结果表明:(1)与对照措施相比,茎秆流具有加快坡地地表产流的作用;(2)模拟茎秆流条件下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均高于对照,相较无茎秆流坡地,3个降雨强度下各茎秆流量的产流贡献率为14.90%~43.10%,产沙贡献率为12.47%~26.75%;(3)茎秆流在茎秆周围地表形成细小股流,促使坡地土壤侵蚀过程由面蚀向细沟侵蚀转变,从而增加了坡地土壤侵蚀量。因此,在坡地水土流失计算与评价中应考虑茎秆流的土壤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区薄土层坡地雨水转化及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影响喀斯特坡地雨水转化及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降雨强度选取50、75和100 mm/h,降雨次数为相同降雨强度下的连续3次降雨,坡度为5°、15°和25°,坡地包括地下基岩具有裂隙的地下裂隙坡地和地下基岩无裂隙的无地下裂隙坡地,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降雨次数和坡度下喀斯特坡地地表-地下的径流和土壤侵蚀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坡地的地表径流率随降雨强度、降雨次数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壤中流率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也呈相同的趋势,但随降雨次数增加,两种坡地的壤中流率减少;岩土界面流率和地下裂隙流率随坡度和降雨次数增加而减少,随降雨强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2)在降雨强度(50和75 mm/h)、降雨次数(第1场)和坡度(5°和15°)较小时,坡地径流以岩土界面流和地下裂隙流为主,分别占总雨水的24%~39%和28%~51%;随着影响因素增强,两坡地径流转变为以地表径流为主,分别占总雨水的30%~50%和25%~43%。3)降雨强度和坡度是驱动两个坡地地表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P<0.01),但降雨强度、降雨次数和坡度对两坡地地下土壤侵蚀的影响较小(R2<0.3,P>0.05);总体上,无地下裂隙坡地和地下裂隙坡地土壤侵蚀以地表土壤侵蚀为主,分别占总侵蚀量的54%~97%和39%~96%;以岩土界面侵蚀或地下裂隙侵蚀为辅,分别占总侵蚀量的1%~45%和2%~60%。研究结果可为理解识别喀斯特坡地雨水转化和土壤侵蚀驱动因素以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