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6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西大瑶山区灵香草的主要病害是细菌性软腐病,常导致烂叶烂顶,造成严重损失。其次有壳针孢叶斑病,病斑多时可引起落叶,且常有软腐病细菌混生,成为其侵入途径,加重软腐病的为害。1982年至1984年,针对这些病害(以软腐病为主)进行了室内外及田间一系列药剂筛选和防治试验,找出了:(1)农用链霉素200ppm+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农用链霉素200ppm+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农用链霉素200ppm+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等三种配方,对软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蔓延为害,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蓆草疫病的病原是莎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cyperi)。此病在广西普遍发生,为害蓆草苞叶、茎秆和叶片. 生理测定表明:在饱和湿度条件下,孢子囊形成的适温范围10—30℃,最适温度15—25℃。孢子囊萌发游动孢子的适温也是10—30℃,最适温度为25℃。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和释放游动孢子的适宜温度是22—28℃。药剂防治表明:瑞毒霉和甲霜灵是防治此病的特效药,防效达80—90%。  相似文献   
3.
席草俗名水草、咸水草.在广西,主要分布于贵县、玉林、武鸣、邕宁、横县、灵山等地,是这些县农民在多种经营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产区农民的一项重要副业收入.  相似文献   
4.
在病穗上成熟后的病菌孢子不需要经过休眠期便具有立刻萌发的能力。1%蔗糖溶液比玉米植株汁液、土壤滤液和清水均有较好的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蔗糖、葡萄糖和糖液浓度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造采收的早玉米黑粉孢子,不论在何种培养液中,其萌发率均比上一年晚玉米上采集的并经过一个冬季的厚垣孢子的萌发率低。上一年采集的早、晚季玉米丝黑穗病菌孢子,无论在供试的那种培养液中,其萌发率均以晚玉米上的孢子为高。厚垣孢子在室内良好保存条件下经3年后,田间人工接种仍有7%的发病率,但在室内萌发试验中却未发现有萌发的孢子。  相似文献   
5.
灵香草细菌性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广西大瑶山区的金秀县和大苗山区的融水县均有发生。每当条件适合时,常迅速蔓延成灾,病株腐烂全株死亡,严重影响灵香草的产量和质量。作者自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在金秀县进行了野外定点调查及室内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灵香草细菌性软腐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灵香草开花前后流行速度最快,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高峰期;果期病害流行速度最慢,为低峰期。细菌性软腐病是由伤口侵入,尤以壳针孢造成的微伤关系更大,两者复合侵染率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显著地高于纯病原细菌的侵染率和危害程度。影响病害发生流行速度的主要因子是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和气候条件。从方程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旬平均气温>15℃,旬平均相对湿度>90%,初始病指>30时,病害将会迅速蔓延,流行成灾。  相似文献   
6.
7.
1985~1987年间,调查研究了广西席草疫病的发生为害情况、侵染循环和化学防治,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莎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cyperi)。病残组织中的卵孢子是初次侵染来源。卵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2~25℃。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200倍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1个月内喷1次,其效果显著优于喷2次的0.33%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8.
灵香草细菌性软腐病是危害灵香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病在广西金秀县灵香草种植区普遍发生。融水县也有分布。1982年5月—1983年6月我们在金秀县采样。进行了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从中选取10个代表性菌株做了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和白菜软腐病菌进行了比较和交互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灵香草软腐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都是同一个变种的细菌,即为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血清学研究表明灵香草软腐病菌也存在不同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9.
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Dye,简称 ECC)的细胞形态为短杆状,单生、双生、少数链生,大小0.6~0.9μm×1.5~5.0μm。戴肇英等(1982~1984)发现,在灵香草软腐细菌(ECC)中有相当数量的丝状细胞,大小0.5~0.6μm×11.0~55.0μm.本研究用从灵香草、马铃薯、生姜和大白菜上分离的8个 ECC 菌株(每寄主2株,在 TTC 培养基上分别产生白色和红色菌落)研究不同培养条件(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金氏 B 培养基、肉汁胨蔗  相似文献   
10.
甘蔗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is Sheld)是百色市局部性甘蔗病害.虽然发生面积不大,但为害较重.一般病株率在15—35%,严重的达65—90%,不同程度地影响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在病区大田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品种发病率差异很大.为了摸清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以便指导生产.我们在重病区的东增屯种植了6个品种,作3个重复,在同一管理条件下,连续两年(1984、1985年)对甘蔗品种抗梢腐病性作了观察.各品种两年的病株率、烂梢株率平均数分别为:粤糖63/237,病株率为0;桂糖1号,病株率为1.6%,烂梢株率为0;桂糖7号,病株率为5.5%,烂梢株率为0;桂糖11号,病株率为41.0%,烂梢株率为7.7%;粤糖7号,病株率为73.6%,烂梢株率为49.3%;台糖134;病株率为84.3%,烂梢株率为68.4%.在两年观察中,各品种的抗、感表现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