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7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浅谈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十大孔兑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危害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发展方略及措施配置,对十大孔兑实施以减沙治沙、恢复重建生态为目的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黄河流域 8省 (区 )水土保持部门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在实测、调查、分析、汇总的基础上 ,编制完成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概算定额》于 2 0 0 1年 9月在黄河流域试行。该定额分为坡改梯工程、植物工程、小型蓄排引水工程、治沟骨干工程、临时工程及施工机械台班费等 6章 42节 962个子目。定额单位分两类来取 ,即以蓄水拦沙为主的工程 ,工程量主要以土石方量计 ,定额单位取m3;以生态环境改变为主的工程 ,工程量以面积计 ,定额单位取hm2 。子目设置及人工单价的确定符合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与高效利用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旱的山坡地雨水资源潜力巨大,雨水的集蓄与高效利用为解决干旱缺水与水土保持找到一个结合点,分析了降雨特点,总结了雨水利用的发展过程,提出了雨水及径流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1)蓄水保墒技术.蓄水技术主要有水土保持耕作法,以及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持水能力.保墒技术有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墒,耕作保墒技术.(2)雨水叠加利用技术.主要有鱼鳞坑以及径流林业等形式,集水技术在空间上对降水起到了有效的再分配作用.(3)雨水聚集利用技术.在山坡地径流汇集处兴修"旱井",把降水富集并存储起来,使自然降水变成时空可调的现实水资源.(4)雨水在聚集条件下高效利用技术.在雨水聚集利用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地形落差,实施自压滴灌或渗灌,使降水与植物需水错位可得到改善和缓解.最后,提出了雨水聚集和高效利用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HNS型三相分离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HNS型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测试,指出该设备油气水分离系统运行平衡,对含水率在80%以上的产出液,经该设备脱气,脱水处理后,原油含水率低于0.38%,水中含油低于300mg/L,完全能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5.
草灌乔结合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基本特征 ,符合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能发挥更强的防护功能 ,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应本着种草起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开发。草灌乔的结合应因时因地采用划管封育、草田轮作、林 (果 )草 (粮 )间作套种等多种适宜的形式 ,充分发挥其保持水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片沙区建筑梯田生物护埂固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柠条网络土体筑埂,并在柠条网土带间压上紫穗槐,形成以短养长,科学合理的生物护埂固沙新技术,解决了沙土地段建设基本农田筑埂难的问题,为黄土高原片沙区大力发展基本农田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生物护埂固沙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论植被建设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面对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河道断流,河床不断抬高,以及沙尘暴的肆虐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资料,分析了本区生态演替规律,论述了营建草(灌)植被在改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地位及草地对防止本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作用,提出了治理黄河的关键是要抓好这一地区的林草植被恢复,应本着种草起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开发,这是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目标实现的首选措施,同时提出了种草起步应采取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中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实现黄土高原的植被重建 ,应坚持“适地适树适法”原则 ,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布局 ,加大“经济型”树种营造的比重 ,大力采用保水集水、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 ,加强造林后的管理。建议加大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