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肥力及其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阐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对南方桑园土壤肥力及健康的影响机制与应用前景,为构建稳定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桑树栽培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2个处理,其中,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是将水稻秸秆切碎、自然堆沤50~60 d后覆盖于桑树根系两旁,覆盖45 d后分别采集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的土壤样品,利用传统的测定方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β-葡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桑园土壤(P<0.05,下同);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的菌群Chao1和Shannon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桑园土壤.在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优势细菌门分类数量均为11个,但二者的优势细菌门分类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对照桑园土壤,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中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急剧增加,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Verrucomicrobiota的相对丰度急剧下降.在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优势细菌属分类数量分别为23和24个;与对照桑园土壤相比,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中虽然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Dongia、Candidatus_Udaeo-bacter和norank_f_JG30-KF-AS9等优势细菌属部分缺失,但富集了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f_Methyloli-gellacea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等特有优势菌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的特有细菌属为199个、特有细菌种为390个,分别是对照桑园土壤特有细菌属和细菌种的3.75和2.52倍.[结论]秸秆覆盖还田不仅显著提高桑园土壤肥力,还改变桑园土壤优势细菌不同(门、属)分类水平的组成比例,形成更丰富多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而有助于维护桑园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发展蚕桑产业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海南省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可行性,在多次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文献资料信息,就海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采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海南省发展蚕桑具有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优势,建议海南省结合生态旅游岛的定位,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以发展现代绿色生态高品位蚕桑产品为目标,全面系统地规划和发展海南省蚕桑产业,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现阶段广西蚕业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广西蚕丝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在近几年中呈现出从桑蚕生产、缫丝到织绸等的产业链新格局。与此同时,区内蚕业发展也逐渐形成明显的地域特征。本文从农业经济学视角,利用地区统计数字,着重分析区内蚕业的地域特征及其对下游产业构造的影响,认为广西现阶段仍应重视种桑养蚕。  相似文献   
4.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型经济作物,每年要进行多次采叶和夏冬两次剪伐,树体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物质补充生长的需要,所以营养物质的补充对于保证桑树旺盛生长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针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为生产现场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如为扩增靶标,分别设计5组内/外引物和5条环引物,根据扩增效率筛选最佳引物组合;优化LAMP反应条件,并进行LAMP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使用羟基萘酚蓝(HNB)染色对结果进行比色观察,对简化样品处理的条件进行摸索.[结果]使用环引物后LAMP对BmNPV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7fg/μL,检测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且反应时间缩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对靶标DNA扩增具有特异性,对样本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其最低检测限是常规PCR的100倍.在反应前加入HNB,结果易判断且能减少交叉污染.感染家蚕血淋巴进行100℃煮沸处理后即可直接用于LAMP反应,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降低了检测成本.[结论]针对BmNPV建立的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快捷、可靠的特点,适合用于生产现场的BmNPV感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根据亚热带蚕区家蚕饲养环境气温高、湿度大的特点和小蚕生理特性:生长发育快、蚕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与体温散失快、移动性小、抗逆性较弱、趋光性和趋密性较强,广西总结了一整套适合亚热带蚕丝产业的种养技术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形成了定饲养温湿度、定蚕座面积、定给桑量、定给食时间和定期消毒防病的小蚕“五定”饲养管理技术,解决了亚热带蚕区小蚕饲养难、蚕体质量差等小蚕饲养的瓶颈难题,为广西蚕桑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追踪研究蚕体内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BmNPV)基因与蛋白,了解家蚕抗BmNPV的机制,对减轻甚至解除血液型脓病、促进桑蚕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家蚕抗BmNPV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对家蚕抗BmNPV的研究策略应是运用多种技术同时从DNA、RNA、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鉴定家蚕抗BmNPV基因或蛋白及其与抗BmNPV的相关性;再采用RNA干涉、转基因技术对家蚕进行基因操作,改变其对BmNPV的抵抗能力,确认这些基因、蛋白的抗病毒功能。另外,使用免疫组化、免疫共沉淀,ELISA等技术探索基因一蛋白、蛋白一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基因或蛋白的上、下游作用因子,解释清楚家蚕抗BmNPV的详细机制,为最终解除家蚕脓病危害、促进蚕业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广西横县桑蚕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产业是横县仅次于茉莉花产业之后一大传统特色产业,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39.3公顷猛增至2004年的5800公顷,增长了147倍多;鲜茧产量由22吨增加到1.41万吨,增长了640倍;种桑养蚕已成为横县各乡镇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05年横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桑蚕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横县继茉莉花之后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了2005年全县桑园要达6666.7公顷,“十一五”期间桑园面积力争发展到1.0万公顷,蚕茧产量1.6万吨,成为我区乃至我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产区之一。尽管横县蚕桑产业近年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镇——蚕茧生产第一大基地云表镇。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存在着蚕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日本托特螨(Tortonia sp.)是盗寄生性携播型螨类的一种。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对来源于日本的日本托特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明确了此螨是营生于授粉昆虫——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的巢筒育房中,属于盗寄生兼腐生性的螨类。在日本,此螨的年生活相有3相,以Ⅲ相中的幼螨、第1和第3若螨、成螨以及携播型第2若螨的虫态在壁蜂育房内过冬;成螨雌雄性比为1:1,无孤雌生殖,雌螨一生产卵量为(264.0±34.0)粒;各螨态在16~32℃温度条件下总发育历期为(52.1±5.5)~(14.7±2.0)d;此螨以寄主壁蜂贮存的食粮——花粉团和壁蜂的粪便为食料,26℃条件下取食这两种食料的发育历期虽有差异,但都能顺利生长发育并完成世代。本研究为日本托特螨的识别和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