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依据田间试验数据,采用Jensen模型,研究了太行山前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的作物—水分模型。结果表明,小麦在拔节期缺水敏感指数(iλ)最大,对缺水最为敏感;其次是孕穗至灌浆前期;而返青起身期间和灌浆后期iλ是负值,在这些生育期适当控制水分供应对产量更有利。对于夏玉米,每个生育期iλ均为正值,说明玉米任何生育期的水分亏缺最终均会对产量产生影响,特别是抽雄至灌浆前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水分调亏对冬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冬小麦盆栽试验,在不同时期给以不同的调亏灌溉处理,以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水分亏缺和亏缺程度对冬小麦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为农田节水提供指导。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返青—拔节初期,拔节—孕穗,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每个生育时期设置4个水分水平,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调控对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蒸腾、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均有影响;水分胁迫使作物光合速率的峰值提前出现,这有助于胁迫处理的作物利用有限的土壤水分;蒸腾速率比光合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更易受气孔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Eberhart和Russell(1966)法,联系有关主要性状,对黄淮冬麦区(北片)1985~1986年度小麦良种区域试验中肥组供试品种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为合理利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冬小麦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利用CI110植物冠层结构分析仪研究在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的冠层结构形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进行水分胁迫的处理在冠层光分布中有明显的差异,干旱处理和水分胁迫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小于其它处理,消光系数、叶倾角、散射辐射的穿透系数和直接辐射的穿透系数则大于其它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冬小麦冠层内的光分布参数在不同水分处理间的差异变的越来越小;光合特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干旱处理和水分胁迫处理的光合特性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的水平;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处理对植株叶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植株的中部。  相似文献   
5.
<正> 1.麦苗查补关 麦苗查补是有效提高土壤利用率,保证苗全、苗匀,增产效果显著的一项措施。管理原则概括为:“疏密补缺,去稠填空”。亦即疏间过于稠密的疙瘩苗、撮子苗,移栽到缺苗断垄的地段。移栽苗要求达到三叶期以后,最好带蘖进行。移栽时应做到“浅、匀、平、直”。切忌深浅不一,斜歪不定。栽后还应浇足定根水,从而使麦苗田间分布均匀,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一致,既利于安全越冬,又可减少后期倒伏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不同冬小麦品种(系)叶绿素荧光差异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为了了解不同冬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微观机理差异,为华北地区高光效冬小麦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对7个冬小麦品种(系)的旗叶叶绿素a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差异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绿素a荧光参数(Fo、Fm、Fv/Fm、Fs、qP、qN、ψPs。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叶片及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速率、产量产生差异。试验结果进一步显示:(1)科农9204、高优503和石4185的光能利用率较高,而科农9204的产量最高,收获指数较大;(2)小麦产量和灌浆期旗叶的光能利用率有一定关系;(3)旗叶叶绿素含量在品种(系)间有一定差异,但其与产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8.
陕229小麦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孙振山,许友芬,吴祥云,王德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淄博市张店区大张乡)陕229小麦是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近年育成的新品种,现已通过了国家区域试验。该品种在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 大豆黄化病在淮北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年份可造成产量损失在10%~15%之间,严重的情况下个别地块几乎绝收。大豆黄化病发生的原因何在,如何加以防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Elymus rectisetus( Nees in L ehm ) A.L ove et Connor是目前小麦族 ( Triticeae)中发现的唯一的无融合生殖种。本研究以普通小麦 ( Triticum aestivum L.;2 n=6x=4 2 ,AABBDD)为母本 ,以E.rectisetus( 2 n=6x=4 2 ,SSYYWW)为父本进行杂交 ,经过幼胚拯救获得了属间杂种 F1。杂种 F1分蘖力强 ,具有多年生习性 ,其形态特征偏向于父本。杂种 F1高度雄性不育 ,自交不结实。对杂种根尖体细胞的细胞学观察发现 ,杂种 F1体细胞染色体数 2 n=9x=63( SSYYWWABD) ,其中 2 1条来自普通小麦 ,4 2条来自 E.rectisetus。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频率为 :2 2 .69 16.15rod 3.0 1ring 0 .83 0 .0 1 。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杂种 F1及父本 E.rectisetus表现免疫 ,而母本Fukuhokomugi高度感染白粉病。上述杂种的获得为将 E.rectisetus无融合生殖基因及抗白粉病基因向小麦中转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