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水分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方法下各处理之间的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两水处理相比,四水处理公顷穗数提高,但拔节水导致千粒重极显著降低。四水条件下小麦的氮素吸收量高于两水条件下的相应氮肥处理,而氮素生理效率降低。灌四水使氮素在小麦营养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两水灌溉更有利于氮素向子粒转运。各营养器官对子粒氮的贡献率依次为叶片>茎秆=颖壳>叶鞘>根系,其中叶片的氮素转移量最高,两水灌溉制度下,常规施肥量适宜于部分基施、部分于拔节期追施,而省肥用量可以考虑全部基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组织学方法分别对种植在水、旱条件下,水旱稻不同叶位叶片的解剖结构做了观察。结果发现。水、旱稻在水、旱条件下,叶脉频率随叶位上升而下降,但维管束总的数目却增加;叶片中央气腔的面积随叶位上升而增大,以倒3—4叶为最大,同时旱稻秦爱的值均大于水稻合江相应叶片的值,并且不论水稻或旱稻,水种条件下的叶片气腔明显大于旱种;叶片表面突起高度也同样随叶位上升而增高,并且不论水稻、旱稻,水种处理均大于旱种;叶片厚度、叶肉厚度水稻旱稻均以旗叶最厚,并且中上部几叶以水种条件下的较厚。木质部、韧皮部的面积以上部几叶最大,旱稻品种比水稻品种的叶片木质部、韧皮部面积通常为大。作者认为上述各性状的变化与其栽培环境的改变有关,因此可以认为是生态适应性在结构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MET)处理水稻植株后,使株高降低,分蘖增多,穗粒数下降,与此相应,植株体内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玉米素(Z)显著下降,脱落酸(ABA)显著增加。用生长调节剂 GA_3和氮肥可逆转多效唑的抑制作用而便株高增加,给受抑制植株施用GA_3和 IAA,可使植株内 GA_3和 IAA 含量相应上升。因此 MET 可通过调节植株体内 GA_3、IAA、Z、ABA 的含量调控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4.
旱种条件下,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全糖、全氮含量均高于水种条件,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较高,碳/氮比低;陆稻的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远远高于水稻,这一特性很少随种植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旱地适应性较强的生理原因之一。同时发现:贮藏性物质的增加是水稻旱种条件下的重要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5.
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氮肥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田试验研究了限水灌溉(于拔节、开花期各灌750m^3.hm^-2)条件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在N0-375kg.hm^-2范围内,随氮肥用量加大,小麦产量提高,每平方百米施225kg纯氮的处理达到最高产量(6466.5kg.hm^-2),在此基础上增施氮肥产量不再增加;氮素生理效率随氮肥量的递增而降低;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集中在开花期以前,并且增加氮肥量降低了开花-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配于营养器官的氮素比例增加,其中以叶片占的例最大,而收获批数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限水灌溉条件下磷肥补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索磷肥对土壤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了灌水和施磷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耗水量与灌水量成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贮水肖耗量与灌水量成负相关关系;施磷能提高作物耗水量,促进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灌水和施磷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两者相比,灌水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提高了千粒重,而施磷仅增加了穗数。灌水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施磷对经济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明显影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限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与氮素平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期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主要受基肥施氮量的影响,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除了与追肥与否及追肥施氮量有关外,还受基肥施氮量的一定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分布,在拔节期处理间差异主要在0—60cm土层内,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则整个1m根层内都有差异。144—213kg/hm^2的施氮量,都能维持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但以144kg/hm^2施氮量、全部基施的处理吸氮比例(作物吸氮量/施氮量)最高,残留比例(土壤残留量/作物吸氮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灌水和施磷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灌水和施磷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灌水可促进次生根的发生,使单株次生根条数增加.磷肥对根系的生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且对上层土壤水分亏缺引起的次生根条敷的下降有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灌溉制度下冬小麦产量效应与耗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研究了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水分消耗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从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和耗水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节水高产的原因,研究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壤土条件下,春灌二水比春灌一水增产,但春灌一水的边际效益高于春灌二水处理,春灌二水与春灌三水的产量相近,但水分利用率提高,随春季灌水量的减少,小麦生育期间的总耗水量降低,但却增加了对土壤水,尤其是土壤深层贮水的利用,如春无灌水处理的土壤耗水占到了总耗水量的84.9%,其中19.0%来自于130-200cm的深层贮水,而春灌二水处理的土壤耗水则分别为49.9%和1.9%。  相似文献   
10.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与控制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籽粒与果实的成熟等,在作物高产栽培中已有一定的应用。我们从1974年开始,在春稻和麦茬稻的不同品种上,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分别于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处理,监做了喷施二次和三次的辅助试验,试验共进行五年,盆栽与大田同时进行。大田除进行考种之外,一般均收其实产,以考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现将其主要结果简述于后。1.分蘖期喷施1000-3000ppm 的乙烯利,能抑制主茎叶片和叶鞘的伸长,使叶片及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