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高校院系偏科研型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师的科研任务以及研究生、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实验和部分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因此在管理上显得更为复杂和繁琐。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蚕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完善制度,开放管理;师生共管,责任到人;资源共享,收费维护的管理模式,并加强实验室主管老师的核心作用,探讨科研型实验室的节约而又高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氮沉降对一年生香椿(Toonasinensis)幼苗夏季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在夏季模拟氮沉降控制试验,以尿素为氮源供体,设置0kg(N)×hm~(-2)×a~(-1)(CK)、20kg(N)×hm~(-2)×a~(-1)、40kg(N)×hm~(-2)×a~(-1)、80kg(N)×hm~(-2)×a~(-1)、120 kg(N)×hm~(-2)×a~(-1)、180 kg(N)×hm~(-2)×a~(-1)不同氮添加水平以模拟氮沉降,对香椿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其分配和光合作用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氮添加量均促进了香椿幼苗地径、苗高和生物量的增加,地径、苗高和生物量均以氮添加水平180kg(N)×hm~(-2)×a~(-1)下最高,分别较CK高42.5%、64.4%和304.9%,且生物量向根、叶分配较多; 2)香椿幼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随氮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180 kg(N)×hm~(-2)×a~(-1)下最高,较CK增加73.9%;3)香椿幼苗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暗呼吸速率(Rd)随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LCP以80 kg(N)×hm~(-2)×a~(-1)下最高, AQY、Pnmax、LSP和Rd均以120kg(N)×hm~(-2)×a~(-1)下最高。结果表明,适量氮沉降能够促进香椿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提高,但更高水平的氮沉降可能对香椿幼苗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地区,采用留干40cm定位全年收获枝桑的收获形式,其收获工效是传统的冬根刈收获形式的2.2培,连续3年平均年产桑量1/15公顷达3000kg以上,高于冬根刈收获法。收获物对春、夏期五龄蚕的饲养结果也优于冬根刈收获法。  相似文献   
5.
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不定芽诱根比较困难,为进行杀菌肽D基因转广东桑培育抗青枯病品系的研究,我们探讨了广东桑杂交种塘10×伦109腋芽的叶盘和种子萌发后茎段的转基因技术。结果表明:(1)作为转基因材料,叶盘优于茎段。(2)适合于叶盘不定芽生长分化的培养基为MS加入6—BA 1.0—2.5mg/L,IAA 0.2—0.5mg/L,不定芽发生率平均为80%。(3)卡那霉素(Km)用于筛选经农杆菌创伤感染对盘后的转基因不定芽,筛选浓度梯度确定为:Km 12.5μg/mL(不定芽高<0.5cm);Km 25.0μg/mL(不定芽高:0.5—1.0cm);Km 50.0μg/mL(不定芽高>1.5cm)。(4)适合于不定芽(>1.5cm)诱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 0.5μg/L,其诱根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1 桑介壳虫(Pseudaulacspis pentagona Tar-gioni)又称桑白蚧,属同翅目、眉蚧科。是桑树重要的枝干部害虫,在广东,主要为害留枝桑田块的桑树树干,全年大树尾桑(留枝桑)为害较多,此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树干上的汁液,造成树干干枯死  相似文献   
7.
采用前文[1]报道的广东桑转基因技术方法,由叶盘法将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导入广东桑。抗菌肽基因由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携带,对桑树叶盘进行感染和转化,并通过施加Km选择压力,经过诱导和分化,得到了Km~R表型的桑树转化苗。通过桑树叶片胭脂碱合成酶活性电泳检测及其DNA与α—~(32)P—dCTP标记的含抗菌肽基因的探针作点杂交,初步判断柞蚕抗菌肽D基因已在转化细胞中整合,为培育桑树抗青枯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粪便处理厂残渣为有机质原料配制的桑树有机复合肥,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20%、15%、5%、7%。经在新植桑园多年施用,其增产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显著。第1至第3年分别比单施尿素区增产6.95%、19.50%、50.74%;同时对改善叶质、提高土壤肥力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