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0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篇 |
农学 | 19篇 |
基础科学 | 119篇 |
35篇 | |
综合类 | 130篇 |
农作物 | 10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84篇 |
园艺 | 24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种水稻栽植机械使用性能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耕地面积177万hm2,水稻连作早、晚稻种植为主。被称之为轻型栽培的直播、抛秧、旱育秧等技术近几年快速推广,面积达到了459万hm2。随着水稻人工栽植的多样化,相应出现了插秧、播种、抛秧的机械作业方式,机型比较集中地使用2ZT-7358机动插... 相似文献
2.
3.
用抛秧机进行抛秧作业,省工省力,稳产高产,节本增效,与人工插秧相比,工效提高5~7倍,增产4%~8%。但我省主要以连作早晚稻种植,使用抛秧机受到了诸多条件的影响,部分机器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如不很好加以解决,势必延误抛秧机的推广使用。现就存在的难点和能够采取的对策措施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为探讨咸-淡水交替淋洗改良滨海盐土效果和节水潜力,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对咸-淡水交替淋洗下土壤溶液电导率变化、淋出液矿化度变化、淋洗用水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咸水(矿化度5.35 g L-1)淋洗阶段,当100 cm深土体底部开始有淋出液时,距土表40 cm深处土壤溶液电导率下降已非常明显,而距土表80 cm、100 cm深处土壤由于盐分的聚积而电导率较高;咸水持续淋洗下40 cm深处土壤电导率始终缓慢下降,而80 cm、100 cm深处土壤电导率变化历经较快、快速、缓慢下降三个过程。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淡水淋洗阶段,前期不同深度处土壤溶液电导率基本保持稳定;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由土表向下不同深度位置土壤溶液电导率先后经过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两个过程。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咸水淋洗阶段,淋出液矿化度变化经过快速、较快、缓慢下降三个过程,直至下降到7.32 g L-1。淡水替换咸水继续淋洗下,前期淋出液矿化度保持稳定,当淡水淋洗水量增加到7 L(27.49 cm水层)时淋出液矿化度开始下降。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咸水、淡水淋洗阶段结束后100 cm深土体土壤平均含盐量从初始的23.92 g Kg-1下降到5.92 g Kg-1和1.46 g Kg-1,咸、淡水淋洗水量分别为21.45 L和14.85 L,与对照淡水淋洗模式比较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淡水节约率为25.38%。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改良滨海盐土效果较好,且节水潜力较高,但相应需要更长的淋洗改良时间。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阶段饲养也越来越明显.多数猪场采用四阶段饲养三次转群生产工艺。即配种妊娠阶段、产仔阶段、保育阶段、育肥阶段。一般认为这四阶段中.育肥阶段猪只体重较大.抗病能力较强。比较好饲养。而易于疏忽管理,让养猪企业感到“不必花太多的功夫”, 相似文献
8.
王国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3):43-43
在畜牧养殖中应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能有效提高养殖质量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欢迎.在各地区畜牧局,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开放的思维和掌握绿色养殖技术相关知识,认识到传播先进技术给养殖户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推广绿色养殖畜牧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棉田废旧地膜回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我区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连年覆盖地膜,回收极少,又引起残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据新疆农业厅于1998年对哈密、伊犁、塔城、博州、巴州、克州6个地州的16个县(市)抽样点的调查。棉花地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52.8kg/hm2,其中,最严重的一个样点为267.9kg/hm2。16县(市)由于废旧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1500万元左右。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0团测定,连续覆膜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