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正长沙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西北为丘陵,东侧和东南侧为丘陵岗地,中心为湘江冲积台地,构成东西高耸、中部低平的马鞍型湘浏盆地,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主要有湘江等"一江八河"及其支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资源概况长沙市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淡水湖泊,草本沼泽等自然湿地类型;水库、拦河坝、水电坝、淡水养殖池塘、废水处理场所、城市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等人工  相似文献   
2.
对蜂蜜含水率的检测应提供便携、快速、精确、适于在线检测且能克服温度对测量结果影响的仪器。在实验基础上,基于蜂蜜电导率的检测原理,设计了数字式蜂蜜含水率检测仪。以洋槐蜂蜜为对象,通过实验建立了蜂蜜含水率(17%~43%)、温度(5~40℃)和电导率之间的数学模型。以8位单片机为控制器,DJS—1型电极为电导率传感器,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了检测仪的硬件系统,利用单片机C语言编写程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的测量时间在3s内,测量精度为±0.5%。  相似文献   
3.
麦秆还田方式对旱地土壤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秸秆还田方式对华北平原旱地玉米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CO2、CH4和N2O的排放动态无显著差异,但排放量因温室气体种类而异。秸秆直接还田处理的CO2、N2O排放量分别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秸秆原位焚烧、生物质炭还田处理的29.7%、17.5%、31.7%和78.1%、76.3%、114.0%;而CH4排放量在各试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各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GWP)来看,生物质炭还田处理的GWP比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显著降低28.7%,而与无秸秆还田和秸秆原位焚烧处理无显著差异。考虑到作物产量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生物质炭还田处理温室气体强度(GHGI)比无秸秆还田和秸秆原位焚烧处理分别降低4.9%和14.9%,差异不显著,比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显著降低36.0%。因此,在华北平原秸秆炭化生物质炭还田具有显著的综合减排作用,是一种土壤农田低碳生产的秸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农用车辆状态参数检测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以拉线位移传感器和电子罗盘为检测工具分别对拖拉机的前轮转角、横摆角、俯仰角和侧倾角进行了标定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检测方法可以满足采集速度的要求,所应用的传感器可以满足农业车辆状态参数的使用精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红外触发的农业机器人超声波定位系统.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超声波对射定目标定位,通过红外触发信号触发接收端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以测得超声波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距离;另外,系统增加了温度补偿模块和线性修正因子来提高测量精度.实验表明,发射端发射角小于40.、纵向距离小于4 000mm时,测距精度在10mm以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中目标测距、定位以及农业车辆导航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湖南临乡桃林矿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抗铜、锌菌株,经26S rRNA D1/D2鉴定为Aspergillus aculeatus.该菌株单抗铜400 mg/L、锌800 mg/L.优化条件下:30 ℃,pH值5.0,起始离子浓度50 mg/L,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时间120 h,菌体对铜、锌离子的吸附率为54%和60%.铜、锌离子浓度50 mg/L时,菌体内谷胱甘肽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8和0.88 mg/g;而正常菌体内只有0.04 mg/g.可初步认为谷胱甘肽的增加缓解了铜、锌离子对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由于农田生态系统过量施肥而产生的气候变化和氮肥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近年来,生物质炭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而其对各类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转化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并不一致。本文选取生物质炭对南方典型的稻麦轮作系统以及菜地生态系统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进行比较,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质炭与氮肥、植株的互作关系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和化学冲洗是土壤中金属污染治理常用技术.研究分别用0.4%,1.2%和2.0%的胡敏酸固定化2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并通过分析Pb,Cd,Cu和Zn的存在形态来检验其固定效果,结果表明,胡敏酸可以将大部分的Pb和Cd转化为残留态以及有机结合态,大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了其环境风险.但是,由于该技术受制于胡敏酸在土壤中的流动性,他必须和其他技术如化学萃取技术联合才可以实际应用.分别以0.5mol/L的EDTA,草酸(OX),柠檬酸(CA)以及柠檬酸和鼠李糖脂(CAR)为萃取剂,进行了进一步的萃取试验.结果表明:EDTA对Pb和Cd的去除效果最好;OX对Cu和Zn的去除效果最好;胡敏酸有利于Cu和Zn的去除,但是抑制Pb和Cd的去除;鼠李糖脂促进Pb,Cd,Cu和Zn的去除.但是,修复成本较高,该技术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湿地技术的创新改进,建立了"生态塘+生态沟渠+人工湿地"为核心的农村污水湿地生态净化处理模式,经检测,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佳、出水水质稳定及景观效果好等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于"秀美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