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针茅典型草原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各分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大针茅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分析了入射PAR、冠层反射PAR、透射PAR、土壤反射PAR与FP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射与透射PAR呈较标准正弦曲线变化、而冠层反射与土壤反射PAR呈不太平滑的正弦曲线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中午12:30左右;FPAR曲线开口方向与PAR的开口方向相反,呈较标准的余弦曲线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中午11:30左右;且日均FPAR值可用一天内的上午9:30或下午14:30的瞬时值来替代;NDVI、LAI与FPAR均呈线性关系,且R~2分别达到0.87、0.7。  相似文献   
2.
植物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发现植物群落在放牧过程中的生态学现象及规律。为研究荒漠草原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种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密度差异及空间分布变化,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照区(Contral,CK)、轻度(Light grazing,LG)、中度(Moderate grazing,MG)和重度放牧区(Heavy grazing,HG),通过机械取样法收集数据,结合地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芒隐子草密度表现为LG>HG>CK>MG,随放牧强度增大,无芒隐子草的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密度又增加。无芒隐子草在群落中的绝对密度占比伴随放牧强度增大逐渐增大,占比为HG>MG>CK>LG。无芒隐子草在4个处理区下分型维度D0数值相近,CK,LG,MG的空间结构比C/(C0+C)均>0.75,HG的空间结构比C/(C0+C)为0.100。放牧条件下,无芒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较为均匀,空间异质性减弱,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1—2002年度黄淮南片水地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冬水组参试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淮麦20表现最好,其次为内乡991、周麦16和中原98—68,并且本结果与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采用不同方法和机械,对加工咖啡豆品质的影响,结果是:①采用机械脱胶而不经过发酵脱胶,对咖啡豆品质无影响;②在干燥咖啡豆时,火烘干与日晒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因晒场不足或阴雨天过多而造成的咖啡质量下降;③湿发酵的咖啡豆品质均优于干发酵的。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小麦花生两熟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花生两熟制盆栽试验表明:有机肥(圈肥和豆饼)与无机肥(三料复合肥)配施及单施对小麦花生两熟制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施肥不仅能提高麦油两作的产量,同时对提高产品的品质亦有明显的作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优于有机肥或化肥。  相似文献   
6.
草原植被覆盖动态时空特征是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草原退化的关键。本研究利用2000和2010年TM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时空分布特征探测和制图,同时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检验结果表明,采用监督分类结合地面训练样本进行草原退化动态特征检测能提高分类精度,草原沙化和盐渍化分类精度分别都达到90%以上,退化草原分类精度为75%。在草原退化程度分类检测基础上,计算2000-2010年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概率转移矩阵,并基于马尔柯夫模型,对未来20年间草原动态特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内蒙古草原的退化、沙化程度均呈减弱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在草原与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持续稳定有效建设前提下,内蒙古草原呈现良性发展趋势,退化及沙化状况将持续得到改善。研究也指出,基于遥感技术与马尔柯夫模型有机结合分析草原退化动态特征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植被冠层对入射光有效辐射的吸收系数 (FPAR) 和最大光能利用率是NPP模拟的重要参数。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根据NDVI与FPAR之间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2个FAPR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实测的FPAR值与模型估算的FPAR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个模型的估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中采取求均值后计算了我国草原的FPAR,并与NASA-FPAR产品进行了嵌套和互补,形成全国完整的草原FPAR空间分布图。同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中国草原18大类分类结果为基础单元,对中国草原18大类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输入NPP模型后,改善了NPP估算精度,在大类尺度上,总体预测精度为85.71%。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浇水时期、浇水次数和施肥时期、不同肥料种类的配合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拔节期不浇水产量减产显著,浇麦黄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明显下降,浇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水或浇拔节水、灌浆水2水可兼顾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拔节期追施氮磷肥品质最好,各种肥料底肥一次性施用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9.
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小麦的产量不仅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而且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有密切关系,科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播期、氮素运筹、灌水等栽培措施都对小麦的高产优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超高产小麦生育期间,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协调产量构成三因素,实现超高产:在小麦适播期范围内适当早播,能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增加粒重,提高产量;而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氮能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提高粒数和粒重,是实现产量突破的重要原因;灌水量和灌水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由于树种单一,病虫害时有发生。为了调整树种结构,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巴彦淖尔市林业研究所从1998年开始,对河北杨引种工作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在鉴定河北杨产地和包头地区育苗技术的基础上,于1999年提出了在巴彦淖尔市境内引种育苗试验的研究方案。经过两年的试验,河北杨育苗获得了初步成功,并于2001年开始用于园林绿化树种进行推广。根据引种试验及栽植实践,总结出河北杨在巴彦淖尔市的育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