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北方粳稻栽培品种演变过程中品种性状和硝酸还原酶活力变化的研究表明:1)品种性状在演变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大穗高秆向多穗矮秆的方向变化;2)品种抗倒耐肥性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弱到强,其硝酸还原酶活力从高到低的变化。这就是说过去老品种大穗高秆,不抗倒不耐肥,硝酸还原酶活力高,而目前推广品种多穗矮秆,抗倒耐肥,硝  相似文献   
2.
棉花蕾铃脱落是高产稳产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毛主席在1958年视察山东省农科所时指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因此,弄清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减少蕾铃脱落的办法,不仅在生产实践上而且在基本理论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起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病虫为害和机械损伤外,很多的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线、水分和营养等都能引起蕾铃脱落。但是,不应该认为这些因素是造成蕾铃脱落的直接基本原因,而是通过这些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造成棉株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的不平衡,因而形成了蕾  相似文献   
3.
棉花落蕾落铃的主要原因,分外部损伤和内在生理两个方面,外部损伤所引起的蕾铃脱落,主要是虫害、田间管理的机械损伤(如中耕、治虫、灌溉、施肥及整枝等)和台风袭击所造成。这里讨论的是棉花蕾铃脱落的生理原因及其主要的防止措施。蕾铃脱落的生理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儿,首先谈内在的生理原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分析脱落的生理原因。通过外界环境因素引起植株体内生理变化,而环境因素导致植株体内生理变化而不利于蕾铃生长发育的方向,则遭致蕾铃的生理脱落。环境因素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籼(原丰早)、粳(京引127)稻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对 NO3的吸收和同化 NO3为氨基酸过程中有关酶的活力。结果指出:1)籼稻幼苗根对外液NO3的吸收能力高于粳稻;2)籼稻叶片把 NO3-同化为 NH4+的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活力都高于粳稻;3)在进一步同化 NH4+(无机态氮)为氨基酸(有机态氮)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两条途径中,籼稻叶片的 GDH、GS 和 GOG-AT 活力都高于粳稻。这些结果说明了耐肥性弱的籼稻对 NO3的吸收同化能力高于耐肥性强的粳稻,也就是说籼稻比粳稻对氮肥的反应更敏感。籼、粳稻的这种差异可能也存在于其他不同耐肥性的作物品种间。这就以作物内在的氮素代谢基础说明了作物品种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原因,即作物耐肥性的生理基础。还应指出在作物对 NO3吸收同化的诸因素中硝酸还原酶起着主要的和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棉花中的酚类物质对硝酸还原酶(NR)活力的体外测定有强烈抑制作用。用含半胱氨酸(5mM)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mM)的磷酸缓冲液提取测不出酶活。如在磷酸缓冲液中加入酚类物质的抑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酶活力则显著增高。运用此法,本文在盆栽的情况下研究了棉花 NR 活力和硝态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棉花品种中、不  相似文献   
6.
一、棉花科学施肥及示范结果棉花稳产、高产、优质、低成本是进一步提高大面积棉花生产水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化肥用量的提高,尤其在一些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棉田氮肥施用过多,棉株生长过旺,中、下部结  相似文献   
7.
控制前期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协调,多座下、中、上部铃,是棉花高产稳产的关键。下面结合示范田的实际,介绍一下以科学施肥为中心的高产稳产措施及棉株的生长发育情况。1.合理密植。示范田设在南汇县农科所北浜8号田和南浜5号田。肥力中上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5个不同耐肥性玉米品种和品系幼苗的 NR 活力的测定,验证了作物品种耐肥性与 NR 活力间负相关关系。活体与离体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为 NR 活力作为生化育种的指标之一,为作物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1982年《中国棉花》第二期上《从棉花蕾铃脱落生理谈棉花的高产稳产》一文中,我们论述了蕾铃脱落的生理机制,并通过调查研究和植棉经验总结,运用宽窄行种植,前期少施氮素化肥控制生长,重施花铃肥防止后期早衰等措施,1964~1965年,在上海县马桥公社和本所农场分别获得  相似文献   
10.
1964年我们在非细胞系统用NO_3诱导生成硝酸还原酶,首次获得成功。但这项研究由于客观原因中断十几年,从1977年开始我们又继续开展了硝酸还原酶的多方面研究。本文主要介绍硝酸还原酶活力与作物耐肥性的相关性以及在生化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