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专用苦荞品种和探明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内在关系,以14个苦荞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苦荞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4个苦荞品种分别为云荞2号、晋苦荞2号、西荞5号和晋苦荞6号,比平均产量分别高25.5%、23.6%、15.3%、12.2%;产量与单株粒数、千粒重、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产量与淀粉、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黄酮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r=-0.227);产量较高的云荞2号和羊坪早熟荞的品质较差,而蛋白质含量最高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产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综合产量和品质结果,晋苦荞2号产量处于较高水平,蛋白质产量和黄酮产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是兼顾高产与优质的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藜麦作为早期从南美引进的特色杂粮作物,近几年已在我国18个省(区)推广应用,有望发展成为一特色的新兴产业。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疆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为今后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可利用藜麦耐旱、耐盐碱、耐寒等特性以及可作为粮饲兼用作物,扩大种植规模;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通过发挥产品开发和“互联网+农业”等产业优势,拓市场、引人才、建基地、强科技、抓产业,必能实现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藜麦饲用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粮饲兼用型作物,其籽粒被视为营养全面的粮食,茎叶可作为饲草饲喂牲畜。当前藜麦食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认可,但是其饲用发展潜力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藜麦饲用研究的相关数据,对藜麦的饲用价值和饲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限制藜麦饲用开发的关键因素及应用前景进行归纳。结果表明,藜麦全株的营养价值较高,生物产量较大,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是良好的饲草替代品。在灌浆期收获,藜麦全株饲用价值高且适口性好,适宜作为青绿饲料和青贮原料。由于当前市场缺乏高产、稳产、低皂苷和低纤维素的饲用藜麦品种,限制了其广泛的饲料应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藜麦这一优质饲草,对解决优质饲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部藜麦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为全世界公认的全营养谷物。为了解国内不同藜麦种质资源营养性状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本研究测定国内25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3个品质性状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脂肪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0.55),而与赖氨酸和组氨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52和–0.54);总多酚、总黄酮和总皂苷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13个品质性状分别隶属于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2.6%。25份种质材料可以聚类为4组,在品质和遗传距离方面各组群之间差异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可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为藜麦的利用和品质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藜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粮食作物,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我国山西、吉林、青海、甘肃、河北等地开始较大面积地种植藜麦。通过科企结合,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栽培方法,获得了一批性状稳定的育种材料,认定了藜麦品种1个。然而,我国藜麦生产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专用生产加工设备较为缺乏,加工产品多为藜麦米,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国内藜麦产品的销售以电商为主,缺乏实体销售,藜麦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国际市场藜麦需求强劲,藜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性调减,藜麦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通过加快品种培育和生产加工设备研发,丰富产品种类,藜麦必将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增收”的农业政策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藜麦苗生长过程中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藜麦苗这一新型苗菜产品的开发,以筛选的高黄酮(0.72mg/g)、高多酚(1.97mg/g)藜麦种子(YY22)为材料,对藜麦苗生长14~48d过程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分别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藜麦苗初期生长较为缓慢,约20d后生长加快,藜麦苗株高在第48天达37.37cm;藜麦苗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在生长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均高于种子中的含量;总皂苷含量呈动态变化,在第48天时最低,各生长时期的皂苷含量均较种子的低;藜麦苗抗氧化活性随生长进程降低,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48d时,藜麦苗生物产量高,品质较为鲜嫩,总黄酮(3.19mg/g)和总多酚(4.36mg/g)较高,具备一定的DPPH和ABTS清除活性,总皂苷含量(2.28mg/g)较低,适口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 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  相似文献   
8.
对河北坝上地区71份藜麦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籽粒营养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变异系数为5.14%~47.00%。营养品质方面,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7.22%、5.79%和16.10%,其中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13.27%),蛋白质次之(6.97%),淀粉较小(3.14%)。藜麦氨基酸总量变幅为8.35~11.30g/100g,且其氨基酸评分较传统作物更为均衡。相关性分析表明,藜麦的叶片长、叶片宽、成熟期株高、叶柄长、茎粗度、单株产量和粒径均与不同营养成分的含量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0.020%;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7.5时将71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Ⅰ中4份材料(20HZ61B、20HZ24B、20HZ92、20HZ07)的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类群Ⅲ中有4份材料(20HZ35、20HZ68、20HZ94、20HZ14B)的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较大,具有培育为优异藜麦品种的潜质。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的早熟、大粒、粗茎、高单株产量、矮秆高产、高蛋白和高氨基酸含量的特异种质19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