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1995、2000、2005年3个填埋年限的生活垃圾填埋土中土壤养分、重金属质量分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各垃圾土壤对女贞(Ligustrum lucidum)、蚊母(Distylium racemos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夹竹桃(Nerium oleander)、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6种3年生乔灌木幼苗的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土营养水平高、重金属质量分数大,其中水解氮为国家林业标准的5倍,锌、砷分别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的2倍、5倍.6种植物的Pn、Φ(ps)Ⅱ等光合、荧光指标均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其中夹竹桃、女贞受到的抑制相对较弱,蚊母、石楠受到抑制的相对较强,这可能与土壤重金属、养分的复合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起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识别土壤有机碳的空间格局,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上海市三林楔形绿地为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获取其土地利用方式和面积,并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估算三林楔形绿地拟建成后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三林楔形绿地开放土壤和封闭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7.51 g·kg-1和4.67 g·kg-1,绿地开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显著(P<0.05)高于封闭土壤。相比现有土壤有机碳储量(2.99×104 t),拟建成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较大,有机碳储量预估可达到6.29×104 t,其中开放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为5.38×104 t,约为现有土壤有机碳储量的1.8倍。本研究阐明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对准确量化城市化土壤有机碳库及评估城市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熟化污泥施用对滨海盐渍土绿化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滨海盐渍土的高盐碱特性使得植物定植和生长均受到影响,滨海植被极易退化。在上海浦东盐渍土开展不同比例熟化污泥施用改土试验,并通过定期测定种植的常见绿化植物的光合生理,反映污泥施用效应差异及时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熟化污泥施用盐渍土可提升绿化植物的光合效率。污泥施用综合效果不仅与施用浓度相关,且与植物生长特性有关,同时污泥施用效果持续时间与施用浓度存在正相关。(2)植物种植早期污泥施用可能造成轻度胁迫效应,而夹竹桃、海桐等适应性较强植物早期施用较低浓度(质量比5%以下)污泥即表现净光合速率提升效应;在植物进入正常生长阶段后,大部分植物中低比例(质量比2.5%和5.0%)污泥施用的提升效应更显著;在施用污泥500天左右中低浓度施用比例效应显著下降,此时高浓度(7.5%)施用组仍存在提升效应。建议污泥施用应以低浓度多次施用方法进行。(3)而施用污泥组的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其净光合速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植株。5%污泥施用180天后新优植物光合效率无明显变化。(4)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植物自身适应性是决定污泥施用后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而不同污泥施用量的影响作用在短时效应上较显著。建议在污泥资源化用于滨海盐渍土改良过程中,以5%及以下熟化污泥的中等施用比例为主。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城市森林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总结近自然经营理念应用于城市森林营建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实践案例介绍目前应用较多的城市森林近自然经营技术,同时讨论近自然经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特别是化工废弃地生态修复,是当今世界理论研究和工程项目实施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上海市塘外化工废弃地开展了土壤、水体、植物和微生物等现状调查与评价,确定土壤和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作为主要修复对象,结合该地块性质提出了生态修复技术途径,形成了生态修复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新江湾城道路中央隔离绿带是上海近年建设的植物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隔离绿带之一,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本研究选择新江湾城淞沪路中央隔离绿带的典型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隔离绿带复层型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总结了群落中植物配置方式。研究表明:新江湾城中央隔离绿带植物种类丰富,调查的4个群落有维管束植物33科55属57种。整个绿带呈现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高、乔木优势度大的多样性格局,不仅增加了群落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更提高了生态景观效果。此绿带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抗逆性强的外来种以适应中央隔离带的特殊生境。隔离绿带普遍采用乔-灌-草自然混交林式与模纹式相结合的配置结构,不仅丰富了生态景观,也提高了群落稳定性,降低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辰山植物园辰山山体残存半自然森林群落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合凋落物和岩石裸露等相关分析,探讨城市化地区孤岛状山体残存植被土壤特征。结果表明,辰山山体残存半自然植被的土壤容重、密度、毛管孔隙度多低于人工植被土壤,土壤呈弱酸性,与上海普遍的中性偏碱森林土壤明显不同,残存半自然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总氮、总磷等养分含量较高。辰山孤岛状山体土壤理化性质不仅与残存植被协同变化,也与群落凋落物显著相关,且与地形和人为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结构调控初期的城镇景观林为对象,调查测定间伐第1年主要树种的伐桩萌芽情况、萌枝数量、高度以及群落垂直结构,分析树种的萌枝能力及其群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萌枝能力均较强,不同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129.5,P < 0.001),呈现"常绿树种产生数量多、植株矮小的萌枝,落叶树种产生数量较少、植株高大的萌枝"的格局。砍伐降低了林分密度,为冠层受压树种释放空间;同时,伐桩萌枝以其生长优越性快速恢复,占据高度3 m以下的空间,丰富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因此,城镇景观林结构调控时,可通过砍伐并适当保留伐桩萌枝达到既控制林分密度又促进群落分层、维持群落和景观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公路绿带意杨和香樟群落密度定量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森林培育和森林经营的研究方法,结合城市森林群落的生态景观功能要求,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绿带分布广、代表性强的意杨林和香樟林为对象,在对群落结构调查分析基础上,编制群落密度控制表,探讨绿带森林群落密度的数量化控制技术,以期为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