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道路运行会对路域土壤和植被产生间接的破坏,采用样方法对国道213合作市郊段路域小型取土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路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路域人为取土区植被和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整体修复情况一般。受地表径流影响,取土区中央土壤肥力自然修复较好,坡面土壤肥力自然修复较差。由于取土区中央特殊的生长环境,植被自然修复状况一般,植物种类与对照区明显不同;在土壤肥力和修复时间的双重作用下,坡面植被自然修复结果较差。因此,建议加强环保宣传,制定路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时对干扰区进行人工修复。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车辆碾压、游人践踏等已经严重干扰了甘南草原的生态环境。通过样方调查法,采用因子比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甘南桑科草原旅游点植被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桑科草原植被已经受到旅游活动的中度或重度干扰,干扰区植物物种数量、盖度、高度和完整度均受到明显的干扰。其中,旅游活动对植被的物种数量、高度和盖度的破坏程度分别为严重、较重和较轻。不同类型干扰区的植物生长和物种丰富度有明显差异。各类型干扰区的植物物种比率、植被盖度比率、草群高度比率和植物完整度指数分别与其对应的样方序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旅游活动对游客游憩区、人行步道两侧和商店周围的植物生长指标影响范围分别为大、较大和较小;旅游活动对植被的高度和物种数量的影响较大,而对植被的完整度和盖度的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旅游管理建议:规范草原上的游客观光步行通道和旅游设施点服务通道,控制草原上游客聚众活动区的数量和边界,定期更换游客聚众活动区位置,加强完善旅游区内警示牌系统。  相似文献   
3.
由于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高,污染成分复杂,一直以来是治污的难点。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净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在我国,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垃圾渗滤液的高污染性和蚯蚓生物滤池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该方面的研究进入瓶颈期。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探究工艺组合处理技术,培育和筛选更合适的蚓种,优化滤池结构,选择合适的净化工艺清理滤池等能够促进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法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熵权法建立了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流程,以甘肃夏河县桑科草原旅游点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首先,建立了包括草群高度、植被密度和盖度以及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6个指标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桑科草原旅游点植物生长对旅游活动干扰的敏感性较高,植物物种对旅游活动干扰的敏感性较低;车辆碾压对植被破坏最为严重,各样区植被退化程度随着与破坏点(带/区)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程度的降低,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均有较明显的增加,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增强;大车前(Plantago major)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蔚蓄(Polygonum aviculare)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利用熵权法对桑科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与前人关于旅游点植被破坏的研究规律相符,且桑科草原旅游点干扰区植物群落特征与植被退化评价结果相一致,说明建立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方法是合理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生物质由于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纤维素燃料工艺中需通过预处理技术去除木质素,破坏交织结构。相对于物理法和化学法,生物法具有节能、成本少、污染少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目前纤维素生物质厌氧消化单独的生物预处理比较研究未见报道,文章综述了提取酶、单一微生物、菌群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得出:提取酶预处理成本高,沼气或甲烷提高率是4%~110%;单一微生物预处理效果真菌优于细菌,沼气或甲烷提高率为10%~300%;细菌预处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菌群,人工菌群预处理后沼气或甲烷提高率达10%~200%。该研究为纤维素生物质厌氧消化的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