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口岸奥运前后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10年间,恰值北京奥运会前后,在这一期间北京口岸植物检疫共检出有害生物4 298种次,其中以2005年最多,达到1 261种次、其次为2007年880种次和2009年724种次,而2008年奥运年出现最低点为441种次。有害生物来源涉及6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最多,达到776种次,其次为荷兰为373种次。涉及不合格植物及产品259种次,其中苗木中不合格批次最多的竹芋达到100批次,占到总不合格数的3.27%,此外凤梨和百合不合格批次也较多,分别达到87批和67批。而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频次最多的是芒果果核象,达到73次,其次为辣椒果实蝇、苹果蠹蛾分别达到33、32次。本文通过对2005~2010年间北京口岸检疫截获疫情的汇总、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氧硫化碳(COS)作为一种潜在的溴甲烷替代熏蒸剂,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松材线虫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氧硫化碳熏蒸松材线虫时,温度和时间因子对其杀灭效果的影响。其次,配制了氧硫化碳和硫酰氟(SO_2F_2)的混剂,分析了不同体积比的混剂对松材线虫的熏杀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氧硫化碳熏杀松材线虫效果的关键因素,熏杀效果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25℃的条件下,氧硫化碳投药剂量为156.33 g/m~3,熏蒸时间为48 h,确保熏蒸散气前的CT值为3773.79 g·h/m~3时,松材线虫全部死亡;添加10%、30%和50%体积比的硫酰氟对氧硫化碳的熏杀效果增效明显,其中添加50%体积比的硫酰氟后,只需加入89.67 g/m~3的氧硫化碳和70.45 g/m~3的硫酰氟的混剂,即可使松材线虫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
2016年,天津口岸检疫人员从美国进境饲用苜蓿草中发现一种滑刃属线虫,通过形态学特征、形态测计值以及核糖体28S r RNA-D2/D3区与ITS区核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最终确定为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菊花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从进境饲用苜蓿草中截获该线虫为全国口岸首次。  相似文献   
5.
2015年8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香港的旅客携带物中截获大量酒椰棕榈果,深圳局实验室利用声测仪从该果中截获酒椰象甲(Leurostethus raphiae Marshall,1945),同期,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非洲入境旅客携带的酒椰棕榈果中检出该虫。酒椰象甲为中国口岸首次截获。本文对该种有害生物的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形态特征、传播途径等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声测仪,提出了口岸检疫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7.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分解法和表面4-羧基苯硼酸修饰,制备了用于转基因大豆提取基因组DNA的纳米粒子。制备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好,磁响应性高。对比磁性纳米粒子和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磁性纳米粒子提取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的浓度明显高于试剂盒,实时荧光PCR检测转基因大豆的Ct值低于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  相似文献   
8.
2009年长喙婆罗门参被发现入侵中国,主要分布地在东北南部(尤以大连为多)。2012年在北京地区调查中首次发现归化的长喙婆罗门参,表明该入侵杂草已蔓延至华北地区。简介长喙婆罗门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区域及其危害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标准样品研制工作在我国植物检疫领域的发展历程,梳理分析了已发布/立项标准样品的相关数据,结合作者单位在该领域研制标准样品实践经验,对植物检疫领域标准样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供今后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苋属入侵植物在北京的分布状况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苋科苋属植物都是入侵植物,并且是农田及撂荒地主要杂草。对在北京地区发现的6种苋属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反枝苋、皱果苋、凹头苋为高风险入侵植物,长芒苋、刺苋、合被苋为中等风险入侵植物,可为开展以上6种苋属植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