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首次报道柞栎象Curculiodentipes(Roelofs)在云南的分布、为害板栗的情况,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该虫在云南一年1代,成虫5月至7月出现,产卵在幼果上,9月至10月老熟幼虫自栗实脱出,入土作室越冬。保护天敌;收栗后翻犁表土;成虫盛发期用化学农药,幼虫入土阶段喷洒白僵菌进行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寄生于板栗象甲(二斑栗象(CurculiobimaculatusFaust,柞栎象Curculiodenitpes(Roelofs)上的白僵菌进行分离鉴定,发现有二种僵菌,即球孢白僵菌(Beavveriabassiana(Bals.)Vuill)和布氏白僵菌(Beaueriabrongniartii(sacc.)Pehch)简要描述了虫体感染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虫体感染试验及林地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进行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致病力的测定.用7个分离自本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和一株从CIP引进的布氏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致病力作了室内测定.实验表明,菌株 XW 0108001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有较强的致死率;在108个/ mL孢子浓度下,其校正死亡率达89.4 %, 毒力回归方程为y=0.366x+3.409((R=0.956),剂量效应的 LC50=2.24×104孢子/ mL.每毫升含107个孢子的时间效应的LT50为4.3 d.  相似文献   
4.
烟田烟蚜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烟田黄板诱集及烟株烟蚜数量的定点定田块系统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烟株上烟蚜数量的消长呈“三峰夹二谷”型,3个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中旬, 6月下旬, 7月中旬。烟株上烟蚜主要是无翅蚜,达80.61%,有翅蚜仅占总蚜量的19.39%。黄板诱集的有翅蚜数量消长呈“四峰夹三谷”型,峰期为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及7月中旬,其中6月初有翅蚜量最高达60头/黄板。同一烟田东、南、西、北、中设置的黄板诱集的烟蚜统计结果表明,东南面的有翅蚜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方向的蚜量,中部蚜量最低,各方向黄板诱集烟蚜数量差异显著(F=6.548**)。在烟草整个生长季节中,同一烟株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蚜虫数量依次降低,各方位蚜虫数量差异显著(F=10.168**)。烟株上、中、下3段烟蚜数量依次降低,差异显著(F=9.247**)。烟株东、南、西、北4个方位蚜虫呈聚集分布,且呈高密度高聚集,其中以东部叶片烟蚜的聚集度最高。烟株上、中、下3段蚜虫亦成聚集分布,其中以上部蚜虫的聚集强度最高。利用黄板诱集来预测烟蚜数量动态变化,其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烟蚜在烟株上的实际变化情形。  相似文献   
5.
烟蚜与其捕食性瓢虫在数量及空间格局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明地区烟田捕食烟蚜的瓢虫主要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和六斑瓢虫3种,其中异色瓢虫占50.3%,七星瓢虫占35.6%,六斑瓢虫占14.1%.烟田烟蚜与瓢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一致,烟蚜与瓢虫数量成明显的正相关(R=0.88**);烟株上、中、下3段及上、中株段烟蚜与瓢虫数量成正相关(R=0.636**,R=0.596**,R= -0.13);用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烟田及烟株上、中、下3段不同株段烟蚜和瓢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得到烟蚜与瓢虫在烟田和烟株上、中株段呈聚集分布,证明了瓢虫对烟蚜有明显的追随作用,即烟蚜成聚集分布时3种瓢虫也成聚集分布,借以提高对烟蚜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背飞虱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烟草丛枝症病害(Tobacco witches’ broom symptom diseases )的媒介昆虫研究中首次发现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成虫(长翅型)能传播该病,并对其传毒特性进行研究发现:3头带毒白背飞虱成虫便可传毒,每烟株上超过15头带毒白背飞虱传毒率达最大,最短获毒时间为5 min,当获毒时间为24 h传毒率达最大,当接种时间达48 h传毒率达最大。由于云南省多数烟区烟田与稻田混杂,在烟田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白背飞虱。因此,白背飞虱是烟草丛枝症病害的重要传毒介体之一。  相似文献   
7.
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物学测定方法对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盲蝽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传毒效能随带毒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虫量为1-3头时,传毒效能为50%,单株虫量为5-10头时,传毒效能为60%-80%,单株虫量达15头以上时,传毒效能达100%;烟盲蝽成虫或若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1h,在1-6h范围内,相同时间内的若虫获毒率高于成虫,获毒时间在6h以上时成虫与若虫的获毒率相同,达90%以上,获毒时间在12h以上时,获毒率达100%;烟盲蝽若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0.5h,成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1h;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时间时,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若虫取食时间达12h以上,成虫取食时间达24h以上时,传毒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两种板栗象幼虫血淋巴蛋白质PAGE分析孙跃先,许若清,卢美 ,牛明德,冯士明(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昆明650201)(云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近年来,我们在云南对危害板栗的二斑栗象CurculiobimaculatusFoust和柞栎象C.dent?..  相似文献   
9.
滇西板栗象甲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组1991~1995年从滇西兰坪、福贡、漾濞、丽江、保山、巍山等地调查采集板栗,在室内饲养观察。经鉴定,为害滇西板栗的象甲类有:二斑栗象(Carculiobimaculatus),柞栎象(C.dentipes)。文章对这二种象甲的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状况作了描述,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