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城市边缘的浅山区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境的交接缓冲区,也是人居环境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脆弱性较高的区域。相比通过工程方法降低浅山区中自然灾害威胁,防灾林选址规划作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提高人居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与适应力。  方法  本研究提出一种人居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并评估规划的防灾林对降低人居环境中泥石流风险的有效性。基于多准则决策法(AHP),将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的泥石流敏感性预测结果作为泥石流风险因子,识别具有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的泥石流流域内适宜造林位置作为环境因子,同时结合造林可行性因子,叠加3类因子分析出高风险且高适宜的造林区域。通过对比造林前后泥石流敏感性与人居点危险性评价造林的减灾效益,指导北京市浅山区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  结果  研究选取了118.50 km2的造林区域,主要分布在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怀柔区、昌平区以及房山区,呈现以零散斑块形态分布在人居点上游的特征。造林后泥石流易发区面积减少了117.45 km2,位于泥石流易发区的人居点个数减少了51个。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提升人居环境泥石流抵抗力的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通过基于自然系统的方法降低山区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浅山区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系统健康与人居环境安全,并为北京市百万亩造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延庆区作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涵养区,面临着自然保护区分布分散与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构建生态斑块与廊道组成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以延庆区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源地,通过最小阻力模型构建延庆区生态网络,旨在缓解生态斑块破碎化的问题,保障动物迁徙安全,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延庆区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区,研究成果可为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层面提出具有引领性和可推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进行评估,从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3方面构建适宜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Invest、USLE模型、ITREE效益计算器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浅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生境保护、森林游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识别关键保护区域,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为北京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优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江西省W水库的建设为例,基于对文献的研读以及对W水库准备期间移民安置工作的参与,对在水库建设拆迁安置过程中农村集镇商业店铺的补偿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1)农村集镇上用于商业经营的店铺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不能将其并入普通农村住宅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应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致考量和适当的提高;(2)拆迁"时间差"的问题给当地从事建筑装潢行业的集镇商铺店主带来了机会损失,损失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的合理评估计算入补偿款内;(3)拆迁农村集镇商业店铺带来的不仅仅是店主有形资产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无形资产的损失更为严重和深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