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盆栽培养条件下单接种和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绿木霉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特性、根系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根系构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辽西北种植的樟子松为研究对象,设计4个试验处理:1.接种无菌PD培养基(CK);2.接种绿木霉(T43);3.接种褐环乳牛肝菌(N94);4.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绿木霉(N94+T43)。1年后分别测定樟子松幼苗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菌根依赖度、生长指标、根系拓扑指数、分形维数。【结果】1)复合接种(N94+T43)菌根依赖度为84.91%,显著高于单接种和CK(P0.05)。2)不同处理对樟子松幼苗苗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提高效果依次为N94+T43N94T43CK。3)根冠比大小依次为T43CKN94N94+T43。4)复合接种N94+T43显著增加了樟子松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分叉数等根系参数,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5)不同处理拓扑指数均接近于1,表明樟子松幼苗根系为典型的鱼尾形分枝;2年生樟子松幼苗根系分形维数依次为N94+T43N94T43CK。【结论】复合接种N94+T43菌根依赖度最大,降低了根冠比,提高了幼苗的苗高、地径、干质量、鲜质量,显著增加了樟子松根系总长度、表面积等根系参数,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均未改变樟子松根系的鱼尾形分枝模式,但复合接种N94+T43根系分形维数最大。表明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绿木霉(N94+T43)对樟子松根系构型的调控作用大于其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高校专业课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以高等林业院校专业课程《森林病理学》为例,探讨其存在的必要性,为今后"同课异构"应用于高校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地区近些年发生的油松枯枝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对筛选的2种真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油松发病枯死枝上分离到的6个菌株(A1、A2、A3、A4、B1与B2)为2种菌,其中,菌种A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ex Fr.),菌种B为松丛赤壳菌(Nectria cucurbitula Sacc.)。2种真菌对油松健康小枝条均有侵染致病性,并分别获得有性子实体,证明了2种真菌为引起油松枯枝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厚环鹅膏、鹅膏菌、珊瑚菌、白霜杯伞、冠状柄环菇、细鳞环柄菇、鳞柄白鹅膏、绒白乳菇、毒蝇鹅膏9个毒蘑菇菌株及毒素粗提液对樟子松枯梢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厚环鹅膏和鹅膏菌外,其他7个菌株对病原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相对抑制效果最好,分别为10.80和10.40。除毒蝇鹅膏外,其他8个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珊瑚菌和绒白乳菇毒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分别达到63.89%和58.89%。  相似文献   
6.
对辽东主要地区发生落针病的赤松针叶上采集病害标本,室内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了在赤松针叶上有5种真菌,均是活体寄生。按照Minter(1981)分类标准进行了形态学种的分类鉴定,最后确定了5种真菌的分类地位,5个种分别为针叶树散斑壳菌、松散斑壳菌、光亮散斑壳菌、雪松散斑壳、小环绵盘菌。其中有3个种为我国赤松寄主上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郑雅楠  祁金玉  孙守慧  高国平  王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90-12291,12294
为了适应社会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对森林昆虫学课程实习进行了改革。从进一步明确实习目的出发,对实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有机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划分,并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8.
郑雅楠高国平  祁金玉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135+3137-3135,3137
在借鉴其他高水平大学经验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初步提出了森林保护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旨在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土壤贫瘠、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研究在对樟子松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基础上施加一定浓度的外源Ca~(2+),目的是研究菌根真菌和Ca~(2+)的互作对樟子松根际微环境改良作用。于生长季节,利用盆栽方法,在种子出苗后人工接种外生菌根菌(ECMF)-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并施用0 mmol L~(-1)~50 mmol L~(-1) CaCl_2,以不接菌和不加CaCl_2为对照。在苗木生长3个月后,分别测定苗木的菌根侵染率、苗木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等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效磷含量等土壤指标,评价外源钙和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根际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1)适当浓度的外源Ca~(2+)和外生菌根菌协同能够更好的提高苗木根际土壤酶活性,提高根际土壤养分含量。2)适当浓度的外源Ca~(2+)和外生菌根菌协同能够更好的增加樟子松苗木根际微生物数量,增加根际土壤生物活性。3)适当浓度的外源Ca~(2+)和外生菌根菌协同能够更好的促进樟子松苗木的生长。综上,施加外源钙能够达到改良樟子松苗木的根际土壤,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的目的。在苗圃育苗初期或者造林时,在接种外生菌根真菌进行菌根化育苗的同时,施加适当浓度的外源钙来实现改良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无菌PD培养液(ck)、单接种绿木霉(T43)、单接种褐环乳牛肝菌(N94)、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绿木霉(N94+T43)4种处理樟子松,在立枯丝核菌胁迫下苗木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及对立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褐环乳牛肝菌与绿木霉复合接种可有效促进樟子松苗木生长及抗立枯病,复合接种樟子松苗木立枯病发病率仅为28%。立枯丝核菌胁迫下复合接种显著降低了樟子松苗木细胞电导率。立枯丝核菌胁迫下复合接种樟子松苗木SOD、CAT、POD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SOD在第4天出现最大值,高于对照42.72%;POD和CAT在第5天出现最大值,分别高于对照49.41%,63.64%。立枯丝核菌胁迫下复合接种樟子松苗木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在第5天出现最大值,高于对照44.85%;可溶性糖在第4天出现最大值,高于对照31.91%。这说明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和绿木霉具有促进樟子松苗木生长和防治立枯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