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虹  沈有信  陈发军  付珣  王文 《草地学报》2022,30(6):1359-1369
土壤种子库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昭通南方草山的4类草地,采集土样后通过萌发实验揭示其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4类样地的土壤样品中共萌发出45种植物,隶属于20科39属,种子库储量为3 087~18 553粒·m-2,种子库密度随土层加深均在逐渐降低。与轻度放牧草地相比,过度放牧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下降,但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增加;严重退化的稀草裸斑土地种子库密度则显著降低(P<0.05),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减少;而人工改造后的草地种子库密度显著增高(P<0.05)、物种数量和多样性也达到最高。昭通南方草山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总相似性系数为0.22~0.45,过度放牧草地、稀草裸斑土地和人工改造草地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系数均高于轻度放牧草地。总之,昭通南方草山退化和人工改造对土壤种子库产生巨大影响,上述结果可为后期退化草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喀斯特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黔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草本群落阶段、藤刺灌丛阶段、灌乔林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各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各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乔木树种的发展而迅速下降;苹本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阶段上升后下降,藤刺灌丛阶段达到峰值,顶级群落阶段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在草本群落阶段最高,且在藤刺灌丛阶段、灌乔过渡阶段及次生乔林阶段波动不大,顶级群落阶段最低;灌木层各项测度指标在不同演替阶段变化规律一致,但峰值时期不同,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灌乔过渡阶段达到峰值,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高;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次生乔林阶段均略高于顶级群落阶段,可能与次生乔林阶段伐薪等人为干扰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退化草地上进行了2年的氮磷施肥试验,试验结束后分析了土壤特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5 ,15g/ (m2 ·a)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而当施氮量增加到2 5g/ (m2 ·a)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比对照明显增加。施磷没有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明显增加。施氮和施磷均没有引起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组成的变化。这表明氮虽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没有影响。施氮导致土壤硝态氮增加,但对氨态氮影响不大,硝态氮可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的重要因素。施氮和施磷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均出现增加的趋势,但土壤有机质没有明显增加。施氮和施磷也没有引起土壤pH和含水率的明显改变。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仅靠短期施用无机肥料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4.
滇中云南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磷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云南松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磷、有机磷、有效磷、pH值、酸性、中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问的全磷和有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而有效磷含量差异极显.根际土pH值极显地低于非根际的.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占总酶量的比例较大,碱性磷酸酶的较小.根际土的3种磷酸酶的含量极显地高于非根际土的.根际活化磷的能力与土壤中的总磷含量、有机磷含量以及pH值和碱性磷酸酶的数量成显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磷的活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林龄的云南松根际对磷的活化有一定差异,年龄小的云南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的有效磷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4年以来的10年间,云南松研究继续得以深入,在资源、环境及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成果.这些成果表明,云南松遗传资源丰富,地理种源多样,非木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看好,人类开发、利用和管理云南松的理论和技术也更加成熟,云南松的资源和经济价值将更加体现,而有关云南松适应低磷土壤机制的研究还将对其低磷适应对镶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6.
测定云南松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磷、有机磷、有效磷、pH值、酸性、中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的全磷和有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有效磷含量差异极显著.根际土pH值极显著地低于非根际的.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占总酶量的比例较大,碱性磷酸酶的较小.根际土的3种磷酸酶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非根际土的.根际活化磷的能力与土壤中的总磷含量、有机磷含量以及pH值和碱性磷酸酶的数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磷的活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林龄的云南松根际对磷的活化有一定差异,年龄小的云南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的有效磷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地处西南岩溶山区腹地,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典型,在对毕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石漠化分异进行研究,划分出西部高原、高中山轻度,中部中山中度轻度,东部中山、低中山中度轻度等3个石漠化分区的基础上,总结出小流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型防治、坡耕地治理、生态修复防治、生态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6个防治类型。并将这些类型在各分区进行了相应配置。  相似文献   
8.
从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状况、民族分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教育文化程度、劳动力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山区村寨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目前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对致富途径的探讨。同时指出,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推广经济作物,贫困村寨的致富脱贫途径也需要考虑村寨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不同轮作方式下高原山地红壤肥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具有重大影响.以未开垦利用的荒草地(A)为对照,研究不同轮作方式对高原山地红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实行玉米与冬季绿肥轮作(E)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优于单季玉米种植后冬闲地(B)、玉米与冬季小麦轮作地(C)及玉米与冬季绿肥套种(D).E地与A,B,C,D地比较:在0~2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24.92,29.22,32.37,6.09g/kg;碱解N含量分剐提高54.32,64.81,73.71,11.14mg/kg;速效P含量分别提高6.06,5.81,7.43,1.12mg/kg;速效K含量分别提高53.53,66.69,84.11,12.48mg/kg.因此,科学利用冬季绿肥轮作,是高原山地红壤改良培肥、抑制土壤肥力退化进程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抑制山地红壤肥力退化,提高旱地作物产量,以传统翻耕垄作法为对照,3a定位试验研究了高原旱地作物免耕垄作下的土壤供肥性能及其产量.结果表明:在冬春季节干旱少雨的高原气候区,传统翻耕垄作法旱地冬小麦早衰突出,产量低,而免耕垄作对提高旱地红壤的保水肥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旱地作物产量及抑制旱地红壤磷素固定和氮素养分淋失的作用最为明显,是高原红壤区旱作农业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